正文 第46章 德波戰爭(2 / 2)

根據軍事協定,英法本應以航空兵對德國實施突擊並以法軍主力對德國西部邊境實施進攻。9月3日英法形式上對德宣戰,但是實際上沒有給予波蘭任何援助。盟軍指揮部雖在兵力和兵器上擁有優勢,但沒有采取堅決行動。隻是在9月9日法軍才開始對薩爾實施有限目的進攻,但是根據同盟國最高會議的決定,這一進攻於9月12日就停止了。英法軍隊始終是消極的,他們違背了英法政府對波蘭許下的諾言且置自身的戰略利益於不顧。

其實,英法統治集團之所以背叛自己的盟國,是有其政治企圖的,即把法西斯德國的侵略向東引向蘇聯。法西斯德軍繼續向波蘭境內迅速推進。“北方”集團軍群進攻謝德爾采、布列斯特,從東麵向華沙迂回;“南方”集團軍群繼續消滅在桑河與維斯瓦河之間的波軍集團,向盧布林實施突擊並從南麵進攻華沙。波蘭的“波茲南”集團軍在庫特諾地域實施的反突擊阻止了法西斯德國第8集團軍的前進,但是沒能改變總的形勢。9月15日法西斯德軍占領盧布林,並抵近布列斯特。9月16日“南方”集團軍群在弗洛達瓦地域與“北方”集團軍群會師。對波軍主力的包圍圈已經形成。9月16日波蘭政府逃往羅馬尼亞,置軍隊和人民的命運於不顧。

自從波蘭政府出逃以後,愛國者繼續與法西斯侵略者進行英勇鬥爭,但這隻是一些孤立的抵抗基點。到9月26日在托馬舒夫—柳別利斯卡地區一直在進行戰鬥,莫德林要塞的抵抗持續到9月30日,而波蘭的守備部隊直到10月2日還在海爾半島上作戰。被包圍的華沙的保衛者盡管遭到法西斯飛機的猛烈襲擊,但仍堅守防線達20天之久。10月的頭幾天在波蘭的戰鬥行動就結束了。波軍死6.6萬人,傷13.3萬人,被俘近42萬人。波蘭居民遭到巨大犧牲。僅華沙就死近2.5萬人,數萬無辜公民受傷。在法西斯德軍實行的大屠殺中有1萬波蘭人被槍殺。法西斯德軍的損失:死1萬餘人,傷3萬餘人,失蹤3400人。

波蘭的失敗暴露了波蘭資產階級地主政府的軟弱無能,它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推行反動的內外政策,奉行反蘇路線,拒絕同蘇聯結成防禦聯盟。經濟上軍事上軟弱的波蘭不可能經得住同希特勒德國一對一的力量懸殊的鬥爭。波蘭采取與英法結盟的方針證明是靠不住的。

德波戰爭暴露了戰爭初期各次戰役內容及其性質的變化。法西斯德國在實施動員和展開其武裝力量的措施中,采用了先發製人的方法。德國武裝力量對波蘭采取的軍事行動證明,預先編製的陸軍和航空兵集團實施突然密集突擊有顯著作用。在戰爭過程中,坦克和空軍顯示了巨大的威力。為了衝破對方防禦和擴大戰果。在這次戰爭中,首次使用了在航空兵密切配合下行動的大的快速兵團——坦克師、坦克軍和摩托化軍。出現了以快速兵力向防禦縱深實施迂回和包圍敵人的機動的條件。這為擴大進攻戰役的深度和提高進攻戰役的速度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