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上班了,小芳被關在門外。她是怎樣被關在門外的?

討論1.你想用什麼方法幫助小芳把門打開。把你的方法寫出來。之.小芳進門以後,應該做什麼事?把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寫出你認為,小芳不應該把這件事告訴父母建議!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嗎?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活動目標

1.教育學生養成有條不紊的生活習慣。通過對“被關在門外”的原因、解決方法的分析,培養學生生活的細節、減少麻煩的創造精神。

2.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交往能力。通過具體情境的分析,提髙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體驗“調查”的科學方法,使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意外和危險,如果我們細心一些,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如果問題已經出現了,就應該采取適當的方法,使危害和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活動準備

1.安排學生調查人們有無被關在門外的情況,初步了解這些情況發生的大概幾率和原因,感受到生活中的意外時有發生。

2.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把“小芳被關在了門外”的情境圖製成電腦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也可以請某個學生幫忙拍成錄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建議

1.提倡教師參與調查活動,並把調查的結果以較正規的形式呈現出來。一方麵,這樣做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自己平等的關係,另一方麵,也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體驗調查的方法、步驟以及簡單的調查報告的寫法。活動過程應力圖形式活潑。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可以利用現代化教育媒體對學生的多種感官產生刺激,也可以安排學生以模擬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綜合實踐活動課應盡量避免簡單問答式的教學方式。

2.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可能有一些聽起來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要輕易否定,它們可能就是創造的火種。教師要努力尋找其合理之處、標新立異之處進行表揚。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安排創新設計活動,讓學生準備簡單的繪圖工具,設計一種不會誤的門、不會又使用方便的鎖、不會丟失的鑰匙等。

背景資料

1.被關在門外原因:多數人被關在門外是疏忽大意造成的。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撞鎖”被廣泛使用,門經常會因為風吹而關閉。如果人們恰好沒帶鑰匙,就會造成麻煩。也有些人把鑰匙落在了家裏,等到發現沒帶鑰匙,為時已晚。還有些人因丟了鑰匙而進不了家門。人們可以采取鑰匙隨身帶的方法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生活中,也有因為鑰匙或鎖的質量問題而開不開門的情況發生。

2.新型鎖:傳統的鑰匙存在著攜帶不便、容易丟失的缺點,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新型的鑰匙和鎖開始出現了。例如指紋鎖、眼紋鎖、聲音鎖等。開啟它們的鑰匙就是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