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這些缺點可以怎樣改進?這些東西可以怎樣改進,把你的改進方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活動

想—想生活中的東西,在使用中存在哪些不便,選擇一種東西,並運用上麵學過的方法,進行“小發明”和“小創造”。並把你的發明創造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彙報。

思考

這些物品是由什麼經過改進後產生的?為什麼這樣改進?

活動指導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的批判思想、創新的意識,養成關注生活、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在活動中感受到科學發展、科技進步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價值。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掌握創造技法中的“缺點列舉法”,體驗發明創造給人類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掌握缺點列舉法的特點,嚐試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模擬創造或創造活動。

2.演示材料:杯子,帶把和帶蓋的杯子;雨傘,折疊傘;鉛筆,帶橡皮頭的鉛筆等實物。各種利用“缺點列舉法”發明的物品的實物、圖片或投影片。

3.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在使用中存在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活動建議

1.活動導入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人手。課前安排調查活動,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發現物品缺點的同時,學生可能產生解決問題的願望或改進措施。

2.引導學生不僅要發現問題,還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些學生會挑毛病,特別是會同學的毛病。當同學說出改進意見後,他總是千方百計地找出很多不足。能發現缺點是好的,但是不應該把這種吹毛求疵的態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後還要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學生提出的解決方案也許存在很多不足,但是要看到積極的一麵,在積極肯定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修改意見。

3.創造技法訓練要落實。一種技法的掌握要通過反複的訓練。為了達到訓練效果,教師可以采用發現缺點^改進^再發現缺點再改進的方法。例如,沒蓋的杯子具有容易落進塵土的缺點,可以通過加“杯子蓋”的方法解決;但是還有不好拿、燙手的缺點,又可以通過加“杯子把”的方法解決;但是還有易碎的缺點,可以通過更換材料來解決;但是還有體積大、不易攜帶的缺點,功能少等缺點。學生可能會想到充氣杯子、音樂杯子、恒溫杯子等解決方案。最初的解決方案都算不上發明,但是隻要不斷地發現缺點,不斷改進,就能出現學生自己的發明方案。

4.不要過高地要求學生。學生的發明創造是廣義的,隻要是自己以前沒有想到的,對於他們就算發明。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學生敢於創新,樂於創新。

5.建議用1~2課時完成。

背景資料

1.缺點列舉法:發明技法的一種。嚴格地講,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它們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些不足。由於不影響使用,人們很少關心它、研究它。如果我們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滿足現有的結果,針對它的缺點進行前所未有的改進,就形成了發明。

2.用缺點列舉法搞發明創造,首先要發現物品的缺點,如果把一種物品的所有或部分缺點列出來,再針對這些缺點提出改進方案,這項發明就很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