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1791年的俄土戰爭是由於土耳其的複仇計劃引起的。土耳其要求俄國歸還克裏木,承認格魯吉亞為土耳其的屬地,允許土耳其檢查出入海峽的俄國商船。俄國拒絕了這一最後通牒,土耳其便對俄開戰,出動了20萬軍隊和一支強大的艦隊。俄軍統帥部展開了2個集團軍:葉卡捷琳娜集團軍和烏克蘭集團軍,以及克裏木軍團和庫班軍團。
同時,還調動了黑海艦隊。1787年8月21日,土耳其艦隊的大部兵力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國護衛艦發起攻擊。9月13日夜,土軍700人在金布恩沙咀登陸,但被俄軍擊潰。
10月12日,土耳其登陸隊在炮火掩護下在金布恩附近登陸,但遭到蘇沃洛夫軍團的急速突擊,幾乎被全殲。1788年戰爭初期,奧地利加入俄國一方參戰,並派出科布爾格斯基親王的軍團2.6萬人在摩爾達維亞作戰。
戰爭過程中,俄軍圍攻並奪取了霍京和奧恰科夫要塞。在攻打奧恰科夫要塞時,艦隊起了重要作用。
在1789年的戰爭中,烏克蘭集團軍在比薩拉比亞對賓傑裏以及其他要塞展開了爭奪戰。1789年8月1日,一支俄國部隊和奧地利的一個軍團在福克沙尼擊潰奧斯曼·帕夏的軍隊3萬人。9月22日,俄奧聯軍在蘇沃洛夫的指揮下在雷姆尼克河畔粉碎了尤素甫·帕夏宰相的土軍10萬人。
但波將金沒有利用這些勝利向多瑙河對岸發展進攻,而隻是限於攻占賓傑裏、哈吉別伊和阿克爾曼諸要塞。在黑海和地中海,俄國各捕敵私船隊活動在土耳其艦隊的交通線上。
在1790年的戰爭中,波將金仍是集中主力圍攻敵要塞,而不是在野戰中殲滅土軍。土耳其指揮部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向黑海高加索沿岸,將巴塔爾·帕夏的部隊4萬人調往阿納帕要塞地區攻打庫班,並且做好了在克裏木登陸的準備。
俄黑海艦隊在烏沙科夫海軍少將的指揮下,先後在錫諾普海域、刻赤海峽和堅德拉島海域的海戰中連續突擊,擊敗了土耳其艦隊。在9月8~9日堅德拉島海戰中俄艦隊鞏固了這一勝利。南方集團軍在艦隊的協助下占領了基利亞、土耳恰和伊薩克恰諸要塞。向卡巴爾達進攻的巴塔爾·帕夏軍團也被擊潰。9月,奧地利單獨與土耳其締結和約,從而使俄國處於困難境地。盡管如此,俄國仍向多瑙河展開進攻。
1790年12月22日,蘇沃洛夫所部以猛攻奪取了土耳其防禦工事堅固的伊茲梅爾要塞。
俄軍在1791年的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6月15日,庫圖佐夫將軍的部隊強渡多瑙河後,在巴巴達格附近擊潰土軍2.3萬人。7月9日,俄軍主力在默欽戰役中擊敗土軍。7月3日,古多維奇將軍的部隊在西高加索以猛攻奪取了阿納帕。俄軍在陸上和海上的勝利,以及烏沙科夫8月11日在卡列阿克裏亞角擊潰土耳其艦隊的勝利加速了雅西和約的簽訂。
1787~1791年的俄土戰爭中,陸軍和海軍在戰略和戰術上協同的新經驗豐富了俄軍的軍事學術。縱隊與散開隊形相結合的戰術和圍攻要塞的戰法得到了發展。蘇沃洛夫在《製勝的科學》條令中總結了俄軍的先進經驗。
1806~1812年的俄土戰爭是土耳其在拿破侖一世的支持下發動的。土耳其企圖在戰爭中進行報複,因為當時俄國正與法國、伊朗進行著激烈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起因是:1805年簽訂的關於俄國船隻自由通過海峽的條約遭到破壞。
對此,俄國政府於1806年11~12月將米赫爾鬆將軍的摩爾達維亞集團軍調到了土耳其傀儡控製的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多瑙河哥薩克軍投靠了俄國。12月30日,站在俄國一邊的大不列顛開始行動,其艦隊企圖控製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工事和埃及沿海,但未成功。辛亞文海軍中將的俄國分艦隊,以捷涅多斯島為基地,從1807年2月起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在達達尼爾海戰和阿索斯海戰中戰勝了土耳其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