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12日晨6:06,第14中隊的兩架F-16A戰鬥機從卡馬拉空軍基地起飛執行在納瓦卡伊地區上空的戰鬥巡航任務,它們的駕駛員是卡裏德·穆罕默德和安瓦爾·侯賽因。6:40左右,地麵指揮通知說在東方有兩個高空目標正在接近巴領空,引導他們前去攔截。F-16編隊很快到達了指定空域,但這時兩個目標轉向往北沿著邊界線飛行。其實,當天敵機的數量不止兩架,而是第120航空團的12架米格-23MLD,其中8架滿載炸彈準備轟炸庫納爾山穀的目標,另外4架分為兩個小組——瑟吉·布林中校和戈烈申科少校一組,佩特科夫少校和丹臣科夫上尉一組——為他們護航。此時除了先前的兩個目標以外,地麵雷達又發現了另外4個目標,於是他們迅速指揮F-16去截擊這些新的威脅,而穆罕默德上尉的雷達發現了總共6架敵機,他前麵的4架組成一個編隊,另外2架在他的後方。
現在巴基斯坦人麵臨的問題是:他們飛機的高度隻有3500米,而敵機的高度在1萬米以上,而且他們後方敵人雙機編隊的速度比前方的四機編隊速度快得多。實際上,蘇軍的地麵雷達已然發現了F-16並命令佩特科夫和丹臣科夫攔截他們,另外4架向西返航。但是,巴基斯坦飛機的速度更快,在12千米的距離上,穆罕默德的雷達成功鎖定一架敵機,然而由於蘇聯飛行員使用了紅外幹擾裝置,F-16的“響尾蛇”導彈卻沒能鎖定該目標。穆罕默德又作了3次鎖定目標的努力,但都失敗了,在與目標的距離減少到3千米以內時,他第4次嚐試鎖定敵機,這次終於成功了,以低至高/左至右模式,135度方向角,穆罕默德發射了一枚AIM-9L。他的目標——由瑟吉·普裏瓦洛夫上校駕駛的編號為“金剛鑽55”的米格-23MLD開動了紅外幹擾器,“響尾蛇”在他的上方爆炸,數十片熾熱的導彈碎片擊中了米格機的機翼和機身。蘇聯戰鬥機編隊開始轉向西飛行,普裏瓦洛夫的飛機帶傷,佩特科夫和丹臣科夫也跟了上來加入了編隊,他們似乎並未試圖使用他們的R-24來對付F-16,而從北方飛過來的布林和戈烈申科則曾嚐試這樣做。穆罕默德在敵機編隊下方做了一個大幅度的左轉彎,迅速咬住了敵機編隊的隊尾,他現在處於極佳的攻擊位置,前方有至少有6架米格-23MLD!F-16的雷達立即鎖定了一架敵機,但穆罕默德放棄了這個鎖定而將武器係統調節為“自動鎖定”方式,武器係統自動選擇了AIM-9P導彈,這種導彈從後方攻擊目標的性能良好。在3千米的距離,巴基斯坦人向佩特科夫少校的米格-23MLD發射了導彈,這時地麵指揮警告他說有2架蘇聯戰鬥機在他的正後方!穆罕默德立即轉身麵對這個巨大的威脅,但他什麼也沒發現,而當他再向西轉回來試圖追擊蘇聯戰機編隊的時候,敵機已經飛遠了,於是2架F-16返回了基地。
根據巴基斯坦方麵的報道,警告穆罕默德“後方出現兩架敵機”是由於雷達操作員伊爾凡·烏爾·哈克上尉誤將顯示屏上出現的噪音信號誤當成了敵機。而實際上,當時,瑟吉·布林中校和戈烈申科少校確實是在雷達員告警的方向向穆罕默德接近,然而,他們的“Sapheer-23ML”雷達無法捕捉到處於低空的F-16,這使他們沒有用R-24導彈攻擊的機會,此後,他們就向西追上了編隊。普裏瓦洛夫編號為“金剛鑽55”的米格-23MLD成功地返回了巴格拉姆,而佩特科夫的飛機則根本沒被擊中。但是,經過對攝影紀錄和雷達波段的分析之後,由巴基斯坦空軍和一些美國專家組成的工作組聲稱,穆罕默德發射的兩枚“響尾蛇”全都擊中了目標。於是,對被擊落的米格機殘骸的大規模搜索開始了,據說其中一架的殘骸在邊界線巴方一側被發現,而另一架則墜落在阿富汗境內,報道說,墜落在阿富汗境內的飛機殘骸由於濺落的範圍太廣且位於布雷區域,因此不可能收集,但墜落在巴境內的那架敵機的導彈架被回收。因此,卡裏德·穆罕默德上尉獲得了兩個擊墜紀錄,而蘇聯人則說他們根本沒有受到任何損失。根據對當時情況的綜合分析,這次戰鬥很可能是蘇聯人給巴基斯坦飛行員設下的圈套,但是當巴基斯坦人落入圈套以後,蘇聯人卻沒有能力捕捉住敵人。蘇聯飛行員當時的活動高度支持了這種推測,因為高空飛行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麵噪音對“Sapheer-23ML”雷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