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基什尼奧夫戰役(2 / 2)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的第三個突出特點是蘇陸軍與海軍、航空兵之間的密切協同。戰役中,地麵軍隊與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之間保持了密切協同,並適時地得到了航空火力的支援。進攻一開始,各方麵軍的空軍集團軍對敵實施了不間斷突擊,保障了地麵軍隊的高速進攻。兩個空軍集團軍都最大限度地靠近前線:轟炸機和強擊機機場距前線30~40公裏,殲擊機機場距前線僅20~25公裏。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的第四個特點是:軍隊的縱深戰役布勢對向戰役縱深迅猛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例如,編入烏克蘭第2、第3方麵軍突擊集團的5個集團軍中,第27、第37集團軍都編為兩個梯隊,而第57集團軍則編為三個梯隊,從而保障了兵力的及時增強。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第二(第三)梯隊和預備隊投入交戰主要是為了擴大突破地段;第37集團軍則是為了粉碎敵人的突圍企圖。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的第五個特點是:有效地使用了快速的坦克和機械化部隊。與蘇聯衛國戰爭的其他戰役不同,在這次戰役中坦克集團軍不是在完成對敵防禦戰術地幅突破時,而是用在摧毀敵防禦戰術地幅之後才進入突破口進行交戰的。烏克蘭第3方麵軍的快速集群和第37集團軍,都在戰役第二天投入交戰,用於消滅敵預備隊,完成對第二防禦地帶的突破以及在戰役縱深繼續發展勝利。值得強調的是,在突破敵防禦後,烏克蘭第2方麵軍還有第二梯隊的1個集團軍和2個軍(13 個步兵師),烏克蘭第3方麵軍總共還有12個步兵師。l個摩托步兵旅和1個坦克旅尚未動用。由於保存了如此強大的預備隊,各方麵軍就能在合圍對外正麵順利發展進攻,並能加強負責殲滅被圍之敵的兵力,以及完成其他任務。

在合圍對外正麵追擊敵人時,快速集群也起了重要作用。這時,快速集群都是在寬大正麵沿獨立方向遂行任務。例如,在追擊敵人時,第6坦克集團軍進攻的地帶寬24~50公裏,每個軍都在兩個相隔3~20公裏的方向上作戰。由1個加強坦克旅或1個機械化旅組成的軍先遣支隊通常脫離主力20~30公裏。追擊速度達每晝夜30~35公裏到40~60公裏,有時甚而至於達7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