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需要具有職場表現力。在職場中遊刃有餘的人都是“表現”非凡的人,表現力是在職場中生存、加薪、晉升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試想,如果表現力不夠強,不懂得用有效的方法表現自我,比如說自己的努力不能被他人看見,那注定要吃虧不討好,於自己職場前途不利。如果你隻做枝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那無論你再有能力、工作再勤奮,也隻能孤芳自賞。有表現才會有成功,沒有任何人的成功能同自我的表現分開。
表現決定成敗
你說你有才華、有能力,那怎麼才能讓大家知道呢?這就需要表現了。因此表現自我絕對稱不上是什麼錯。這世上如果沒有了“表現”,恐怕也就沒有天才和蠢材之別了。
曾有人對成功者和失敗者進行了調查對比,發現那些成功者都具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善於表現自己,也許所用的方式不一樣,但他們都屬於積極表現自己的人;而那些失敗者,或許導致他們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他們不善於,甚至不懂得如何表現自己。
在一些演講現場,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當演講者提問“有哪位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下麵很多人本來都知道答案,可是卻很少有人站起來說出答案。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害怕別人說自己愛出風頭,更不習慣別人用一種奇怪的眼神來注視自己。可那些傑出的人物卻並不這樣認為,相反,他們似乎很喜歡讓別人覺得自己愛出風頭,也喜歡人們用奇怪的眼神來注視自己,他們堅信,總有一天別人會改變看法,於是,他們就真的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了人們對他們的看法。
成功者深知,他人隻能從自己提供給他的信息裏了解自己,於是,他們總是很坦誠地向他人提供自己積極方麵的情況,讓對方知道自己是一個能幹、敏銳、認真負責的人;失敗者卻固執地認為,任何宣揚自己的言行都無異於自吹自擂,是應該遭到鄙棄的。他們甚至認為,那些誇誇其談的人都屬於“半瓶子醋”,而那些保持沉默的人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人。
盡管成功者的心裏也怕被人否定,但這並不能成為使其沉默的理由,他們更相信,即便說出的話文不對題,或者沒有收到自己預想的效果,也完全可以在講出之後再加以糾正;失敗者通常不敢在眾人麵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說話之前,他們總是在心裏把要說的話斟酌了再斟酌,可是在說的時候又覺得不值得為人道,患得患失,於是便閉口不言。
一個人無論能力如何強,才華如何高,如果不懂得把自己推銷出去,不善於表現自我,那就不會受到人們的賞識,也不會有機會得到領導的器重,這就意味著在職場中,升職、加薪都與自己無緣。
“毛遂自薦”的典故幾乎家喻戶曉。試想毛遂如果不主動向平原君推薦自己,那他也許一生都隻能默默無聞,難有脫穎而出的機會,一身的才學也將毫無用武之地。也正是通過自薦,毛遂顯示了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為趙國立下大功,成為萬眾矚目的大人物,為世人津津樂道,隨之他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毛遂此舉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張揚”,古代尚且如此,何況現代競爭激烈的職場呢?我們應該效法毛遂,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塊金子,但並未被人注意到,那就不妨來個毛遂自薦,根據自身條件,主動表現自己。
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善於表現自己,不能一味地消極等待,甘於沉默,否則就永遠不會得到機會的眷顧。
怎麼才能讓人知道你很有能力?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通過積極表現顯示出你的能力。同樣,老板判斷你是不是有才能,也是通過你的表現得出結論。
你的表現力能幫你通過麵試嗎
當今社會,企業相當注重人才,但並不意味著任何人才都能被企業重用,因為有的人才並沒被企業注意到。現實中,很多有才華的人卻往往並不具備表現的能力,認為自己沒有遇到伯樂。然而伯樂相才也是需要看到你的才華的,而你的才華是需要你表現出來的。因此,對於職場人而言,其表現力的強弱也決定了其在職場中的生存狀況。
所謂表現力,就是指能夠讓自身的實力得到展現的能力,同時也是指能夠讓自己的努力被他人看見的一種能力。如果表現力不夠強,不懂得運用有效的方法表現自我,就注定要在職場中生存得相當艱難,甚至是處處碰壁。
就拿企業招聘人才來說,有很多企業雖然四處征才,廣打招聘廣告,使用的招聘手法也花樣翻新、日新月異,但企業要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判斷選才,應聘者的表現力往往成為決定性因素。求職者在應征過程中應該掌握以下幾種表現力:
書麵表現力
在網絡履曆愈來愈普及的今天,如果求職者習慣用最簡化的語言填寫製式網絡履曆,那麼就會讓企業從履曆上幾乎看不到求職者自身的與眾不同。企業尤為重視有附加其他數據的履曆表。一些沒用心附上其他個人數據的履曆,則表示應聘者沒有從企業的角度去思考。雖然他的本質可能是很好的,但因為在表現自我上輸給別人,隻能遭到淘汰,也不是毫無道理。
情緒表現力
麵試時,求職者如果能在與麵試官交談時表現出自己的熱情,就可能使其受到你情緒的感染,從而認為你是一個有朝氣、有激情的人。
團隊意識表現力
在企業招聘人才的流程中,求職者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很難凸顯出來的,要表現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就需要求職者下些工夫,搞點創意。
有一份3個學生一起寫的共同履曆,其內容是:我們不是要找3個實習工作,隻是想擔任我們每一個人在團體中擅長扮演的角色:李某是團體裏的點子王,郭某善於掌控細節,盧某負責轉化與整合。以這樣的形式,讓這3個人的專長躍然紙上,而這3個人為爭取實習機會的努力、創意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更是表現得再強烈不過了。
除了以上幾種表現力以外,求職者還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表現力是無所不在的。鑒於有的求職者麵試技巧練得太好,主考官很難從製式化又大同小異的回答中選人,所以每次麵談前他一定會先到,觀察應聘者從走進門、坐下到離開的肢體語言。當主考官麵談完發現兩個應征者不分高下,難以取舍時,便會根據兩人的肢體語言表現出的氣質與公司文化是否契合來作取舍。
表現力對職場人至關重要,雖然人人都說決定成功的基本要素很多,如專業知識、經驗、思考能力等,然而,在向成功作最後100米衝刺時,卻不能沒有表現力。比如一個人如果能快速地融入新的團體,那麼在未來的商業溝通上就擁有很強的優勢。因此,職場人隻有練好表現力,才能在職場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金子發光”需要表現
當一個人在職場上抱怨自己能力被掩蓋,被埋沒時,他是否考慮到是自己沒有抓住機會將能力表現出來呢?我們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請別忘了,即使你是塊發光的金子,也需要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讓人看到才行,否則誰會知道呢?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就算你是匹千裏馬,也很有必要表現一下,因為,隻有先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能力,才能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價值。
有一匹身材瘦小的千裏馬,被主人和別的馬放在了一個馬廄裏。由於它的身材瘦小,所以沒有人知道它有日行千裏的能力,於是很多馬都被買走了,卻從來沒有哪個買主相中它。但千裏馬心裏卻並不以為然,對那些買主不屑一顧,認為他們目光短淺,與其被他們挑中,倒不如自己永遠這樣待著。主人見沒有人相中這匹馬,也就對它失去了耐心,給它的草料越來越少,質量也越來越糟糕。可千裏馬不為所動,它相信自己有一天會被伯樂相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