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在滇西向日軍發動反攻。
緬甸境內,山脈交錯。野人山脈、東加親山脈、怒山山脈等中國橫斷山脈的餘脈,山勢陡峻,部隊行動和通信聯絡都較困難。為此,遠征軍根據滇西的地形特點和對日反攻作戰的要求,連以上各單位都配備了完整的通信器材、工兵器材和運輸工具,軍部和師部都有一所設備較好的野戰醫院。同其他部隊相比,中國遠征軍各部隊的武器裝備顯著改善,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部隊官兵的士氣,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
中國遠征軍滇西反攻作戰,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準備。
1943年12月,中國駐印軍對緬北的日軍發動進攻時,國民政府曾要求擬訂遠征軍反攻作戰計劃,但這個計劃沒有付諸實施。1944年3月1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給蔣介石打電報,要求中國遠征軍在“新編第1軍正給日軍第18師團以沉重打擊,日軍緬甸方麵軍主力已被拖在英帕爾和實兌”的有利時機,迅速出兵。如果喪失戰機,日軍就會重整旗鼓,展開新的進攻。
3月20日,羅斯福指令美國中印緬戰區副司令霍恩少將從緬北飛往重慶,向蔣介石呈送第163號備忘錄。這份備忘錄指出:史迪威將軍率領部隊從印度的利多開始反攻以來,已進至緬北的傑布山區,重創日軍第18師團。英國遠征軍挺進隊與美國工兵分隊深入敵後,襲擊日軍的補給線,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在這種有利態勢下,“請求滇西方麵之遠征軍及時開始攻擊,牽製當麵敵軍第56師,使駐印軍作戰容易。”蔣介石看完這份備忘錄,經過慎重考慮,於27日發出回電,拒絕了羅斯福的要求。
4月4日,羅斯福再次致電蔣介石,強烈要求中國遠征軍開始反攻。4月中旬,馬歇爾電令暫時停止發送援助中國遠征軍的各類物資,中國遠征軍出動後再恢複供應。據此,霍恩將軍把4月份供給中國遠征軍的734噸作戰物資調撥給美軍第14航空隊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4月13日發出了“策應駐印軍攻擊密支那”的電令。17日,遠征軍長官部擬訂出作戰計劃。
中國遠征軍的作戰方針是:為策應駐印軍攻擊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以第20集團軍為攻擊軍,由栗柴壩、雙虹橋間渡江,以滕衝為攻擊目標。第11集團軍為防守軍,負怒江左(東)岸防守之責。另以該集團軍之新編第39、第88、第76師,新編第33師各派2個加強團渡江攻擊,策應第20集團軍作戰。各部隊的攻擊準備限定在4月底以前完成。
4月25日,蔣介石分別打電報給衛立煌、宋希濂和霍揆彰,進一步強調了渡江反攻的作戰任務。蔣介石在電文中指出:“此次渡江出擊之勝負,不僅關乎我國軍之榮辱,且為我國抗戰全局成敗之所係,務希各級將領竭智盡忠,達成使命”。
丘吉爾得知中國決定發動滇西反攻作戰,即打電報給蔣介石,表示“欣慰”。
史迪威見蔣介石下令中國遠征軍對日軍作戰,“深為欣悅”。史迪威認為,“此種來自中國方麵之努力,將激勵其在緬甸叢林間作堅韌奮鬥中之中國部隊之士氣也。現所計劃之聯合作戰,必將使吾人對於重開通華路線及供給中國作戰部隊物資之努力,得有進步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