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將軍席散回城,進家已是晚10時,隨後,開始了緊張的部署。任命董英斌為總部代理參謀長,坐鎮總部指揮;任命直屬105師長劉多荃為臨潼行動總指揮;任命105師二旅旅長唐君堯帶領一個團包圍華清池,不許一個漏網;任命騎兵師師長白鳳翔帶領孫銘九以及衛隊營衝入華清池,活捉蔣介石。

12月12日淩晨3時,衛隊營乘軍用卡車兩輛馳赴臨潼。5時,到達華清池,不料,遇到蔣介石的侍衛隊的頑強抵抗。

白鳳翔、孫銘九攻入二門,闖進蔣介石所住後間五間廳時,蔣已逃之夭夭。但衣帽放在床邊,假牙、皮包放在桌上,被窩猶有餘溫,汽車也停在庫中。蔣不會逃出很遠,但在附近到處都找不到,大家非常著急。

原來蔣介石在睡夢中被槍聲驚醒,以為是紅軍夜襲,倉皇逃出,適有侍衛官竺培基、施文彪跑來報告:叛軍已衝進前院二號橋,促蔣快逃。正行間,又有侍衛隊區隊長派傳令兵來報告:叛軍已入二道門,侍衛隊正憑借假山極力抵擋,剛才給後山哨兵所通電話,那邊未發現叛軍,請蔣逃往後山。

蔣介石問:“叛軍是什麼樣子?”答稱:“是戴皮帽子的東北軍。”蔣估計可能是臨潼駐軍受“共匪”煽動,發動部分兵變,不是張學良的計劃。如果是整個東北軍叛變,行轅必已被四麵包圍。在後院又遇侍從蔣孝鎮。他們想從華清池後門逃走,門鎖無法打開,蔣就命侍衛用疊羅漢方法,由蔣孝鎮扶他從牆上逃出牆外,因牆垣是順山勢建造,內低外高,蔣逾牆落入深溝,摔傷腰部,侍衛等扶掖前行,至半山腰他就走不動了。

這時,張學良已加派部隊搜山,槍聲四起,手電亂射,兩侍衛官被擊斃,侍從蔣孝鎮被活捉。蔣介石勉強爬入一草木遮蔽的山洞內,終被發現。他隻穿一條白色睡褲和一件古銅色綢袍,鞋子失去一隻,腳也被石頭碰破,在深冬早晨的朔風中凍得索索發抖。因他腰脊摔傷,不能行走,就由東北軍衛隊營王協一連長把他背下山來,坐上張學良將軍的汽車馳往新城大樓。

在這次捉蔣的行動中,蔣介石的侍衛及憲兵被消滅,侍從室主任錢大鈞負輕傷,秘書肖乃華中彈死亡。蔣的侍衛組長企圖逃往車站,被截回,憲兵團長蔣孝先被槍斃。張學良將軍從接到劉多荃初次電話報告蔣下落不明到找到蔣,中間經兩三個小時之久。張學良將軍深恐蔣身遭不測,繞室彷徨,焦躁萬分。他對楊虎城和部下將領說:“我們找到委員長,我一定勸他抗日,隻要他抗日,我仍擁護他為領袖;如果找不到他,發生意外,將貽害大局,我張學良即成為千古罪人。我再割下自己的頭,請虎城兄送到南京請罪!絕不能因要求停止內戰反而擴大內戰!”

赤誠之言,肝膽照人,充分顯示了他大公無私、光明磊落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東北大學西安分校的同學們,得知“西安事變”消息之後,奔走相告,興奮萬分。東大的師生們為能有這樣一位以民族大義為重,又能與學生心連心的好校長而驕傲和自豪。

“西安事變”發生不久,張學良就公開表示:“我們據全國人民的要求,發動這次事件,我們內心純潔,完全是為國家著想,不是為個人利害打算。希望委員長能聯合全國抗日力量,堅決抗日,以爭民族生存,則學良和全國人民於願足矣。”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在送蔣介石回南京之前,張學良對趙一荻說:“若是真有不測,那我也是為抗日,為中國不亡,別說牢獄,就是刀槍相加,我也死而無悔。”

在送蔣介石上飛機時,他堅決表示:“學良主意已定,為了抗日,我萬死不辭。”

張學良為中華民族獻出的是一顆燃燒的赤子之心,哪怕將自己焚毀,也要遺愛於華夏的明天。

3.軟禁

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送蔣回南京,蔣介石言而無信,逮捕張學良。軍事法庭判張10年徒刑。旋又被蔣特赦,交軍委“嚴加管束”。輾轉幽禁於大陸南京﹑雪竇山(浙江奉化)﹑黃山(安徽歙縣)﹑江西萍鄉﹑湖南的郴州和沅陵﹑貴州的修文和開陽。1947年春,又被蔣介石帶往台灣軟禁。

老蔣將死,謂蔣經國:“此籠中虎,不可放歸。”蔣介石去世,宋美齡把張學良領到蔣介石的靈前。張學良給他寫下了一幅私人挽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有如仇敵。”

蔣家王朝改朝換代後,1990年6月1日,國民黨元老張群為張學良公開做壽,台北高層軍政大員齊聚於此,張學良才公開露麵。1991年張學良獲釋,結束了半個多世紀的幽禁歲月,偕同趙四小姐(趙一荻)定居於美國夏威夷。

60多年來,張學良很少談及西安事變,還在台灣時曾接受日本.HK的采訪時強調,對發動西安事變不後悔。他說,“那時我不想和共產黨軍隊作戰”,“為什麼中國人之間要流血呢?”他說,“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對方是誰,我願意拋棄自己的權力和生命,進行抵製,這就是我的本性”。他還說,“我是反對內戰的,我對犧牲自己毫不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