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①。

注釋~~~①罕:副詞。少也,表示動作頻率。對這句話的理解,古今多有分歧,可參閱楊伯峻《論語譯注》。

譯文~~~孔子很少(主動)談到功利、命運和仁德。

誦讀星級★

原文 達巷黨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②?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注釋~~~①巷黨:裏巷。②執:掌握。朱熹《集注》:“執,專執也。”即在某一方麵有專長。

譯文~~~達街的一個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可惜沒有足以樹立名聲的專長。”

孔子聽了這話,對他的學生們說:“我要以什麼為專長呢?趕馬車嗎?做射手嗎?我還是趕馬車好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子絕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毋我。

注釋~~~①意:同“臆”,臆測,猜想。②必:一定,必定。指絕對肯定。

譯文~~~孔子沒有四種毛病:不憑空臆斷,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

誦讀星級★★

原文 子畏於匡①,曰:“文王既沒(mò)②,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yù)③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釋~~~①子畏於匡:《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離開衛國,準備到陳國去,經過匡(在今河南省長垣縣)。匡人曾受過魯國大臣陽貨(即陽虎)的掠奪和殘殺,而孔子的相貌很像陽貨,他們便以為孔子就是過去曾經殘害過匡地的人,於是囚禁了孔子。畏,拘囚。②沒:同“歿”,死。③後死者:孔子自謂。與:掌握。

譯文~~~孔子被匡地人所拘禁,便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文化不都保存在我這兒嗎?上天若是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也不會掌握這些文化了;上天若是不要消滅這種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誦讀星級★★

原文 太宰①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②,又多能也。”

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釋~~~①太宰:官名,掌管國君宮廷事務。這裏的太宰,有人說是吳國的太宰嚭。②固:本來。縱:讓,使。將:為。

譯文~~~太宰向子貢問道:“孔老先生是位聖人嗎?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又使他多才多藝。”

孔子聽說後,便說:“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時候窮苦,所以會做很多下賤的事情。君子會有這麼多下人的技藝嗎?是不會有的。”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①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②。”

注釋~~~①鄙夫:鄉下人。引申指粗野、沒有文化的人。②叩:叩問,詢問。兩端:指正反、始終、上下等兩個對立麵。竭:窮盡,徹底弄清楚。

譯文~~~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沒有呢。有一個莊稼漢問我一個問題,我本是一點也不知道的,我從他那個問題的正反兩端去盤問,才把這個問題徹底弄清楚。”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鳳鳥①不至,河不出圖②,吾已矣夫!”

注釋~~~①鳳鳥:古代傳說,鳳凰是一種神鳥,是祥瑞的象征,鳳凰出現就表示天下太平。②河不出圖:傳說聖人受命,黃河就出現圖畫。“鳳鳥不至,河不出圖”二句意思是說,當時天下黑暗無道,沒有中興的希望。

譯文~~~孔子說:“鳳凰不再飛來,黃河也不再有圖畫出來,我這一生恐怕是完了吧!”

誦讀星級★★

原文 子見齊衰(zīcuī)①者、冕衣裳者②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③;過之,必趨④。

注釋~~~①齊衰:古代的喪服,用熟麻布做成。②冕衣裳者:衣冠整齊的貴族。冕是高等貴族所戴的禮帽,後來隻有皇帝所戴才稱冕。衣是上衣,裳是下衣,相當於現代的裙。古代男子上穿衣,下著裙。③作:起。④趨:快步走。“作”和“趨”都是一種敬意的表示。

譯文~~~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穿戴著禮帽禮服的人和瞎了眼睛的人,相見的時候,即使他們年輕,孔子也一定站起來;經過他們身邊的時候,一定快步走過(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