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①瑟:古代樂器,跟琴同類。這裏指彈瑟。奚:何。②升堂、入室:“堂”是正廳(相當於今天的客廳),“室”是內室。從室外到室內,總是先入門,次升堂,最後入室。故以“升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等的由淺入深、由粗到精。
譯文~~~孔子說:“仲由彈瑟,為何在我這裏來彈呢?”學生們於是都不敬子路。孔子說:“由嘛,他已經升上廳堂了,隻是還沒有進入內室罷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①?”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注釋~~~①師:指顓孫師,字子張。商:指卜商,字子夏。
譯文~~~子貢問孔子說:“顓孫師和卜商兩人,哪個更優秀?”孔子說:“顓孫師呢,有些太過了;卜商呢,有些達不到。”子貢說:“那麼,顓孫師更優秀一些嗎?”孔子說:“過了頭等於沒達到。”
誦讀星級★★★
原文 季氏富於周公①,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②。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注釋~~~①季氏:即季孫氏,這裏指季康子,是當時魯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孔子時,魯國實際由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大夫共同執掌政權,三家瓜分了魯國的軍隊和土地,人民都向三家貴族繳納賦稅。季氏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軍隊和土地,富可敵國。周公:一說指周公旦,一說泛指在周天子左右做卿士的人,如周公黑肩、周公閱之類。②求:即冉求,字子有。聚斂:指征收賦稅。附益:增加。魯國當時本來實行井田製,將每九百畝土地按照井字形等分,中間的一百畝歸國家所有,稱“公田”;周圍的八百畝歸八家貴族所有,稱“私田”。八家貴族共同耕種公田,並將全部收獲都交給國家;私田不繳納賦稅。據《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季氏想要改變這種賦稅製度,要求擁有私田的貴族按照擁有土地的實際數量繳納賦稅,派家臣冉有來征求孔子的意見。孔子說:“我不懂這個啊。”冉有來了三次,孔子都這麼說。最後,季氏對孔子說:“你是國家的元老,想聽聽你的意見,你怎麼不發表意見呢?”孔子沒有回答他,過後私下對冉有說:“君子做事,要考慮是否合乎禮義。施舍要多,處事要適中,賦稅要輕。像這樣,按井田製征稅就已經足夠了。如果不考慮禮義,貪得無厭,那麼即使按照擁有土地的實際數量征稅,也還會不夠。”冉有轉達了孔子的意見,可季氏不聽,還是按照擁有土地的實際數量征收賦稅。這種征收土地稅的製度叫“稅畝”。“求也為之聚斂”,說的就是冉求按照“稅畝”為季氏征收賦稅。
譯文~~~季氏比周公還有錢,而冉求又替他搜括聚斂,增加更多的財富。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敲著鼓去聲討他呀!”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回也其庶①乎,屢空②。賜不受命③,而貨殖④焉,億⑤則屢中(zhòng)。”
注釋~~~①庶:庶幾,差不多。②空:貧窮。③賜:即端木賜,字子貢。不受命:謂不接受命運的安排。④貨殖:做買賣,經商。⑤億:同“臆”。臆測,猜測。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應該差不多了罷,可是常常窮得當當響。端木賜不接受命運的安排,去經商做買賣,他預測行情竟每每猜對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論篤是與①,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注釋~~~①論篤是與:是“與論篤”的倒裝形式,“是”是幫助倒裝之用的詞,和“唯你是問”的“是”用法相同。與:推許,讚許。論篤:指論篤者。
譯文~~~孔子說:“被推許忠厚老實的人,這種人是真正的君子呢,還是偽裝莊重的人呢?”
誦讀星級★★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①,故退之。”
注釋~~~①兼人:勝過他人。兼,加倍。
譯文~~~子路問道:“知道了就去做嗎?”孔子說:“有父兄健在,怎麼能知道了就去做呢?”
冉有問:“知道了就去做嗎?”孔子說:“知道了就去做。”
公西華說:“仲由問知道了就去做嗎,您說‘有父兄健在’(不能這樣做);冉求問知道了就去做嗎,您說‘知道了就去做’。我有些糊塗了,大膽地來問問(為什麼回答不一樣呢?)。”
孔子說:“冉求平日行為退縮,所以我給他壯壯膽;仲由的膽量有兩個人的大,所以我要壓壓他。”
誦讀星級★★
原文 子畏於匡①,顏淵後。子曰:“吾以女②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注釋~~~①子畏於匡:事見前《子罕》篇注。②女:同“汝”。你。
譯文~~~孔子在匡地被囚禁了之後,顏淵最後才趕來。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
顏淵說:“您還活著,我怎麼敢死呢?”
誦讀星級★★
原文 季子然①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②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弑父與君,亦不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