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①棘子成:衛國大夫。②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是“夫子之說君子也惜乎”倒裝形式。③駟:拉一輛車的四匹馬。這裏借指車馬。及:趕上。舌:指說出去的話。④鞟:去毛的皮,皮革。
譯文~~~棘子成說:“君子隻要有好的本質便夠了,要那些禮儀文采幹什麼呢?”
子貢說:“可惜呀,先生這樣來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本質就是文采,文采就是本質,那虎、豹的皮便等同於犬、羊的皮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對曰:“盍(hé)徹乎①?”
曰:“二②,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注釋~~~①盍:何不。徹:周朝實行的一種土地稅率,據《孟子·滕文公上》記載,為土地收成的十分之一。②二:指十分之二的稅率。
譯文~~~魯哀公問有若道:“年成不好,國家用度不夠,怎麼辦?”
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十分抽一的稅率呢?”
哀公說:“十分抽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十分抽一呢?”
有若回答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了,您怎麼會不夠?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又怎麼會夠?”
誦讀星級★★★
原文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隻以異①。’”
注釋~~~①誠不以富,亦隻以異:《詩經·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句子。該詩寫一位丈夫喜新厭舊,他的妻子表示要與他一刀兩斷。朱熹注:“言爾之不思舊姻,而求新匹也,雖不實以彼之富而厭我之貧,亦隻以其新而異於故耳。”以,因為。這兩句詩用在這裏有些費解,北宋程頤說是“錯簡”(其他地方的句子,因為串竹簡的繩子腐爛斷裂而導致竹簡錯亂,誤入此處的)。譯文從《詩經》原意譯出。
譯文~~~子張問怎樣才能提高品德,辨別迷惑。孔子說:“以忠誠信任為主,唯義是從,這就可以提高品德。喜愛一個人,希望他長壽;討厭一個人,恨不得他早點死。既想要他長壽,又想要他短命,這便是迷惑。誠如《詩經》裏說的:‘即不是嫌貧而愛富,也真是喜新呀厭故。’”
誦讀星級★★
原文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譯文~~~齊景公向孔子請問如何搞好政治。孔子回答說:“國君要像個國君,臣子要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景公說:“說得好呀!若是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即使有糧食,我能吃得著嗎?”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①,其由也與?”
子路無宿諾②。
注釋~~~①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單方麵的言辭。古人也叫做“單辭”。折獄:斷案。②宿諾:謂拖延兌現許下的諾言。
譯文~~~孔子說:“根據單方麵的言辭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隻有仲由吧!”
子路從不拖延兌現諾言。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聽①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注釋~~~①聽:審理。
譯文~~~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和別人差不多。一定要使訴訟案件沒有才好。”
誦讀星級★
原文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譯文~~~子張問如何搞政治。孔子說:“在位時不知疲倦,執行政令要忠誠。”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與此相反。”
誦讀星級★★★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搞政治。孔子回答說:“政,它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帶頭端正自己,誰敢不端正呢?”
誦讀星級★★★
原文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