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季氏第十六(2 / 3)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①,政逮於大夫四世②矣,故夫三桓③之子孫微矣。”

注釋~~~①祿:這裏指給官員發放俸祿的權力,即政權。五世:指自魯君喪失政治權力到孔子說這段話的時候,經曆了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代。②四世:指自季氏最初把持魯國政權到孔子說這段話時,經曆了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四代。③三桓:指魯國的三卿孟孫、叔孫、季孫,因三家貴族都是魯桓公的後代,故稱“三桓”。

譯文~~~孔子說:“國家政權離開魯國國君已經五代了,政權到了大夫的手中也已經四代了,所以桓公的三房子孫現在也衰微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①,友多聞,益矣。友便辟(piánpì)②,友善柔③,友便(pián)佞④,損矣。”

注釋~~~①諒:誠信。②便辟:指巴結奉承別人的人。③善柔:指喜歡當麵恭維別人的人。④便佞:指善於花言巧語的人。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跟正直的人交友,跟誠信的人交友,跟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就有益了。跟諂媚奉承的人交友,跟當麵恭維人的人交友,跟誇誇其談的人交友,這就有害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yuè),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yì)遊,樂晏樂①,損矣。”

注釋~~~①晏樂:飲酒作樂。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得到禮樂的調節為快樂,以稱道別人的好處為快樂,以多交有益的朋友為快樂,這就有益了。以放縱享樂為快樂,以遊蕩忘返為快樂,以飲酒狂歡為快樂,這就有害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譯文~~~孔子說:“陪侍在君子身邊經常會犯三種錯誤:沒輪到他說話卻搶先說,叫做急躁;該說話了卻不說,叫做隱瞞;不看看君子的臉色便貿然開口,叫做瞎子。”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①。”

注釋~~~①得:孔安國注雲:“得,貪得。”所貪者可能包括名譽、地位、財貨在內。《淮南子·詮言訓》:“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強暴,老則好利。”意本於此章。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種警惕戒備:年輕的時候,血氣精力還不固定,要警戒防備女色;等到壯年的時候,血氣精力正旺盛,要警戒防止爭強好勝;等到年老了,血氣精力已經衰弱,要警戒防止貪求名利。”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聖人②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注釋~~~①大人:指在高位的人。②聖人:指有道德的人。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種畏懼:畏懼天命,畏懼王公大人,畏懼有德之人的言語。小人不懂天命所以不怕它,他們輕視王公大人,輕侮聖人的言語。”

誦讀星級★★★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譯文~~~孔子說:“天生就知道的是上等,學習之後知道的是次一等;遇到困難再去學習,再次一等;遇到困難而不學習,這樣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