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貨第十七(2 / 3)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①六蔽矣乎?”對曰:“未也。”

“居②,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③;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④;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⑤;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⑥;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注釋~~~①言:與“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的“言”意思相同,指“德”。②居:坐。③愚:朱熹《集注》:“愚若可陷可罔之類。”④蕩:孔安國雲:“蕩,無所適守也。”⑤賊:損害,傷害。⑥絞:急切不近情理。

譯文~~~孔子說:“仲由啊,你聽過有六種德行和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說:“沒有。”

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仁德卻不愛學習,那種弊病就是愚蠢;愛耍聰明卻不愛學習,那種弊病就是放縱;愛誠實卻不愛學習,那種弊病就是禍害;愛直率卻不愛學習,那種弊病就是不近情理;愛勇敢卻不愛學習,那種弊病就是搗亂闖禍;愛剛強卻不愛學習,那種弊病就是狂妄無知。”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小子①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②,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①小子:相當於今天說“小夥子”,年輕人。②興:指藝術的聯想、想象。

譯文~~~孔子說:“同學們,為什麼不去學習那部《詩經》呢?讀《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鍛煉合群性,可以學得怨刺之法。近呢,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呢,可以事奉君上。還可以多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誦讀星級★★★

原文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①?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②也與!”

注釋~~~①《周南》《召南》:是《詩經·國風》中的兩部分民歌。②正牆麵而立:朱熹雲:“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無所見,一步不可行。”

譯文~~~孔子對伯魚說:“你研讀過《周南》《召南》了嗎?人如果不研讀《周南》《召南》,那也許會像麵貼著牆壁而站著吧(什麼也看不見、一步也走不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①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注釋~~~①玉帛:玉器和絹帛。古代諸侯集會結盟、朝見天子或霸主時用作互相贈送的禮物,在祭祀時用作祭品。

譯文~~~孔子說:“禮呀禮呀,說的就是玉器、絹帛等禮物嗎?樂呀樂呀,說的就是鍾鼓等樂器嗎?”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色厲而內荏①,譬諸小人,其猶穿窬(yú)②之盜也與?”

注釋~~~①荏:怯懦,軟弱。②窬:小孔。一說同“逾”,翻越。

譯文~~~孔子說:“外表嚴厲,內心怯弱,用小人打個比方,隻怕就像挖洞跳牆的小偷罷!”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鄉願(yuàn)①,德之賊也。”

注釋~~~①鄉願:《孟子》作“鄉原”。指表麵上謹慎老實,實則同流合汙的偽善者。《孟子·盡心下》:“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譯文~~~孔子說:“沒有是非的好好先生和偽君子,是敗壞道德的小人。”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道聽而塗①說,德之棄也。”

注釋~~~①塗:道路。這裏用作狀語,在路上。

譯文~~~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四處傳播,是違背道德的小人。”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鄙夫①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注釋~~~①鄙夫:見識短淺的人。②患得之:據文意,當作“患不得之”。王符《潛夫論·愛日篇》雲:“孔子疾夫未之得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者。”可見東漢人所據的本子有“不”字。宋人沈作喆《寓簡》雲:“東坡解雲,‘患得之’當作‘患不得之’。”可見宋人所見的本子已脫此“不”字。

譯文~~~孔子說:“見識短淺的人能與他共同事奉國君嗎?當他沒有得到職位的時候,生怕得不到它;已經得到了,又生怕失掉它。如果生怕失掉官職,那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wú)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①,今之矜也忿戾(lì)②;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注釋~~~①廉:本義是器物的棱角,引申指人的行為方正有威嚴。②忿戾:蠻橫無理。

譯文~~~孔子說:“古代的人有三種毛病,今天呢,或許這些都沒有了。古代的狂是肆意直言,現在的狂是放蕩無羈;古代的矜持是方正有棱角,現在的矜持是蠻橫無理;古代的愚笨是直率,現在的愚笨卻隻是欺詐耍手段罷了。”

誦讀星級★★

原文 子曰:“惡(wù)紫之奪朱也①,惡鄭聲之亂雅樂②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注釋~~~①紫之奪朱:周代貴族用大紅色做衣服,而不用淺紅色或紫色。這從《詩經·豳風·七月》的敘述可知:“我朱孔陽,為公子裳。”(我染的大紅色布非常鮮豔,給貴族公子做衣服用。)到春秋時,有些諸侯國君如魯桓公、齊桓公等,都喜歡穿紫色衣服,孔子對此很不滿。孔子還主張“紅紫不以為褻服”(《鄉黨》)。連內衣都不用紫色的布做,更不用說禮服了。②鄭聲:鄭國的樂曲。孔子說過:“鄭聲淫。”(《衛靈公》)認為鄭國的樂曲放蕩。雅樂:典雅的樂曲。指朝見天子、祭祀鬼神、慶典、宴會所用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