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的迪耶普奇襲戰中,司登式衝鋒槍第一次用於實戰。到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時,該槍已成為盟軍的標準製式衝鋒槍。
雖然與傳統步槍相比,司登式衝鋒槍無論在射程還是精度方麵都相差甚遠,但其每分鍾高達550發的超高射擊速度使司登式衝鋒槍成為短兵相接時不可多得的利器。
沉默中閃光——瑞典M45式衝鋒槍
兵器檔案
型號:M45式衝鋒槍
口徑:9毫米
全槍長:808毫米
全槍重:3.4千克(不含彈匣)
彈容:36發
二戰期間,瑞典軍隊主要裝備德國M1935式衝鋒槍,並少量裝備美製的湯普森衝鋒槍,但這些外國衝鋒槍結構複雜,攜帶笨重。於是,1944年,瑞典的卡爾·古斯塔夫兵工廠和胡斯瓦納兵工廠分別提交了各自的樣槍,最後卡爾·古斯塔夫兵工廠的樣槍被瑞典軍隊正式采用,型號定為M45,又被稱為“卡爾·古斯塔夫”衝鋒槍。
M45衝鋒槍包括M45、M45B、M45C和M45D四種型號。最早的M45衝鋒槍上沒有彈匣座,隻能使用M37-39衝鋒槍的50發4排單進彈匣或彈鼓供彈。後期加裝彈匣座後,可以使用卡爾·古斯塔夫兵工廠研製的新型36發雙排雙進楔形直彈匣,其特點是彈匣座可以拆卸,拆掉後仍可使用M37-39衝鋒槍的50發彈匣或彈鼓。
M45B衝鋒槍改進為焊接的固定彈匣座,隻能使用36發楔形直彈匣,這也是該槍的標準型號,一般所說的瑞典M45衝鋒槍即指M45B。M45B還改進了機匣尾部的蓋帽,早期的M45衝鋒槍機匣蓋帽與機匣結合強度不足,同時鎖緊方式不合理,容易鬆動,會造成射擊時機匣蓋帽脫落、槍機向後飛出的事故。M45B衝鋒槍改進了這個設計,加強了機匣蓋帽的強度,同時加大了內部鎖緊帽的鎖緊力。為了進一步提高機匣蓋帽的抗衝擊能力,其上部延長形成一個鉤狀部分,當安裝到位後,鉤狀部分會卡在機匣尾部上方一個鉚接的定位片上,進一步杜絕了機匣蓋帽向後意外脫落的危險。
M45衝鋒槍是真正的暢銷貨,丹麥購買了包括武器設計、工裝在內的特許權,在自己的國家兵工廠生產,定型號為“霍弗爾”M49。其他買主還有澳大利亞、美國、愛沙尼亞、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和愛爾蘭,而其中以埃及仿製的衝鋒槍更加令人矚目。
恐怖殺手——PP-2000衝鋒槍
兵器檔案
型號:PP-2000衝鋒槍
口徑:9毫米
全槍長:300毫米
空重:1.4千克
彈容:44發
PP-2000型9毫米口徑衝鋒槍於2004年在歐洲薩托裏2004軍備展上首次公開展出。該槍由圖拉的KBP儀器製造設計局研製,非常適合作為非軍事人員的個人防衛武器或特種部隊和特警隊的室內近戰武器。PP-2000新式衝鋒槍配用彈匣容彈達44發,是世界同類型槍之最。它采用獨創的減速機構,把理論射速控製在600發/分左右,因而在連發射擊時能確保射擊密集度和有效性。槍小殺傷力大是PP-2000的最大優點。它發射9毫米7H31式槍彈,既能在90米射程內擊穿有硬裝甲防護的防彈背心,也可有效打擊車內目標。
PP-2000是為了適應反恐的需要而研製出來的。在與車臣恐怖分子多年的作戰中,俄陸軍和特種部隊體會到:作戰小分隊進入城區、山地或叢林地帶作戰,無法得到重武器火力支援,因而自身需要配有可攜帶的強火力輕武器。圖拉的KBP儀器製造設計局了解這種情況後便很快推出了這款PP-2000新式衝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