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孫子兵法·始計篇(2 / 3)

“幹汽車”必須從零開始。喜一郎做的第一件事是到世界各國去考察。1929年和1930年,喜一郎的足跡遍及西方各大城市,德國的奔馳汽車公司、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給他留下了極刻的印象。兩年的考察不僅擴大了喜一郎的眼界,使他清楚地看到日本的汽車製造工業與西方發達國家汽車製造工業的差距,更使他看到了汽車工業的巨大前景。他堅信一個光輝的“汽車時代”必將來臨,從而堅定了開拓汽車製造工業道路的信心。

喜一郎從對西方各大汽車業的考察中總結出一條重要經驗:人才是企業成功的根本。考察結束,喜一郎就著手網羅各方麵的人才,並真誠地到有關專家、學者家中去拜訪、求教,獲益頗豐。

製造汽車離不開鋼鐵。喜一郎多次到日本東北大學的特殊鋼國際權威本多光太郎教授家中拜訪。在本多光太郎指導下,喜一郎建立了為他的汽車公司提供優質特殊鋼的供應基地。成漱正男是國際著名的齒輪專家,在成漱正男的幫助下,喜一郎成功地研製出特種豐田齒輪。喜一郎的好友隈部一雄是位汽車專家,喜一郎采納了隈部一雄的建議,博采福特、雪佛萊等名牌汽車之長,使豐田車形成了“節油、堅固、廉價”的鮮明特點。喜一郎的妹夫利三郎忠誠可信、長於社交,喜一郎就請利三郎出任公司經理,自己任副經理,專管工廠的生產及處理各種技術難題。

1938年11月,豐田汽車廠正式投產。

1948年,豐田牌小轎車實現了批量生產。

豐田喜一郎成功了,他的成功源於自己的勇敢選擇、縝密的思索、科學的工作態度。豐田之路是一條勇敢者之路。

今日的豐田汽車車產量約300萬輛,占世界汽車生產總數的十分之一。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日本的“豐田”車在奔馳。

【活學活用】多大的老板都是從零開始的。即使繼承了一大筆財產,很有錢,但經驗還是要從頭來學。包括管理、交際等等,都要從零開始一步步地學。關鍵是一個人的恒心和虛心。任何人都想做一番成功的事業,但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失敗者中,有的因恒心不足半途而廢,有的因虛心不夠無人幫忙中途夭折。要成功就要事前橫下一條心,事中多虛心,這樣才能交真心。

《孫子兵法》與處世——蘇秦合縱抗秦

蘇秦是戰國著名的縱橫家。他先向鬼穀子先生學習縱橫術,幾年之後,蘇秦以為自己學業已有所成,便辭別先生下山,到各國去遊說,結果無功而返。回家中時,兄嫂、弟妹及妻子都不時地嘲笑他,說道:“季子,按照東周人的習俗,大家都經營產業,致力於工商,現在您卻丟掉根本,以搬弄口舌,四處遊說為職業,窮困潦倒,到處碰壁,不也是咎由自取嗎?”聽了這些話,蘇秦慚愧萬分,暗自傷心。於是他閉門不出,將自己的藏書全部找出來,認真閱讀一遍,並且自言自語地說道:“一個人讀書盡管學了很多知識,但食不果腹,不孝父母,無用於國家,又有什麼用處呢?”

後來他又找到一本《太公陰符》,喜之不禁,便反複攻讀,揣摩遊說國君的訣竅,困倦時,便以錐刺股,直刺得鮮血直流,一年之後,學業有成,蘇秦暗喜道:“憑著這些本事,就可以遊說列國的國君了。”

於是,蘇秦收拾行裝,又準備出發遊說各國。此次出行的目的與以往不同,蘇秦鑒於當初挾“吞並諸侯”之策遊說秦惠王不能成功,便針對當時秦強,而關東趙、魏、韓、燕、楚、齊等六國既不能與秦國抗衡,又相互兼並的情況,考慮出一個“合縱抗秦”的策略。即主張關東六國締結聯盟,共同對抗秦國,使秦國不敢東向六國發動吞並戰爭。

於是,蘇秦去趙國,求見趙王,勸說趙王合縱趙、齊、燕、魏、楚、韓六國攻打秦國。趙王對蘇秦的主張非常欣賞,兩個人拍著掌談得興高采烈。趙王讓蘇秦做趙相,授給他相印,同意蘇秦到各國相約合縱,拆散連橫,以便壓製秦國。

結果,蘇秦沒有耗費一鬥糧食,沒有用一個士兵,沒有讓一個戰士作戰,沒有用斷一根弓弦,沒有折斷一支箭,就使六國受製於合縱計謀,諸侯相互親愛,勝過親兄弟。諸侯中沒有人敢和趙王對抗,都和秦國斷絕了外交關係。並形成了合縱抗秦的局麵。

【活學活用】弱者聯合以抗衡強大的對手,古往今來,無論中外皆如此。歐盟是歐洲十幾個國家的經濟共同體。它們的聯盟主要是在經濟上與強大的美國經濟相抗衡,以更多的取得在世界上的經濟利益。一個德國或一個法國都不能與美國抗衡,隻有它們聯合起來,才能獲得相同的利益機會。“歐元”的流通是歐盟成立以來最高的統一體表現。“歐元”已取代歐盟國家中各國本國的貨幣,形成了統一貨幣(隻有英國等極少數國家沒有采用),更增強了歐盟的經濟實力,歐元與美元的較量已初步顯現出來。

原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譯文:要在敵人無準備的狀態下實施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采取行動,這是軍事家取勝的奧妙,不能事先規定的。

《孫子兵法》與軍事——鄭成功收複台灣島

公元1660年5月,鄭成功在廈門擊潰清軍的圍剿後,意識到清軍絕不會善罷甘休,又聽說台灣百姓受荷蘭殖民者的統治,痛苦不堪,於是決心離開廈門東進,一舉收複台灣島。

為了麻痹荷蘭統治者,鄭成功一麵招募士兵,修造船隻,積極做好東進準備,一麵給占據台灣的荷蘭總督揆一寫了一封信,表示了“對荷蘭國的善意”和自己決無對台灣“采取敵對行動”的意圖。揆一早已知道鄭成功在大陸屢遭清軍追剿的情況,擔心有朝一日鄭成功會到台灣來。荷蘭政府為加強台灣的防務,特意從巴達維亞(雅加達)抽調樊特郎率領12艘戰艦和1453人增援揆一。接到鄭成功的信後,樊特郎認為鄭成功的信“可信”,於是,隻留下3艘戰艦和600名士兵,率其餘的艦隻和人員返回了巴達維亞。

鄭成功探知樊特郎的去向,感到機不可失,便於1661年3月22日率3萬精兵從科羅灣出發,直奔台灣島。

當時,荷軍在台灣的總兵力為2000餘人,由外海進入台灣的水道主要是一鯤身島和北線尾島之間的大港,這裏完全處於荷軍的炮火控製之下。進入台灣的另一條水道是北線尾島與鹿耳嶼島之間的鹿耳門港,隻能通行小船,荷軍在那裏隻建有一座小屋,派一名伍長率6名士兵駐守。

鄭成功在探知這些情報後,製定了避開荷軍炮火控製下的“大港”,經由鹿耳門港直接在台灣本島登陸的計劃。4月2日下午,鄭成功的戰艦利用漲潮的機會平安穿過鹿耳門港,消滅了毫無戒備的6名荷蘭士兵,成功地駛抵台灣本島。在台灣本島老百姓的幫助下,隻用了兩個小時就全部登岸。隨後,鄭成功迅速搶占了赤嵌街的糧食倉庫,包圍了僅有200名荷軍士兵防守的赤嵌城。

消息傳到揆一那裏,揆一大吃一驚。但是,麵對十多倍於己的“敵人”,揆一心有餘而力不足。4月6日,赤嵌城的200名荷蘭守軍全部投降。此後,荷蘭人雖然又從巴達維亞派兵來增援,但回天乏術。到這一年年底,荷蘭人全部投降,台灣島從此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活學活用】在軍事上,“攻其無備”往往能夠先發製人,打亂敵人的陣腳,使我方處於優勢地位。很多時候,機會也會稍縱即逝。所以,機會有時是抓住的,有時是創造的。善於抓住機會和善於創造機會,前者若是聰明,後者就是高明了。

《孫子兵法》與政治——蔣介石誘殺韓複榘

韓複榘原是馮玉祥的部下,因叛馮投蔣有功被蔣介石委任為山東省主席。經過七年的苦心經營,韓複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成為山東省的“土皇帝”。

韓複榘雖然投靠了蔣介石,但對蔣介石並不相信。1936年西安事變,韓複榘對張學良大加讚頌,蔣介石因此對他恨之入骨。抗戰爆發後,山東省地處前線,蔣介石命令韓複榘死守山東,韓複榘目睹蔣介石連戰連敗,上海、南京也落入日本人手中,便放棄山東,把部隊開到了河南。日軍不戰就占據了華北大片土地,國民黨的雜牌軍爭先恐後向南潰逃。為了控製住分崩離析的局麵,蔣介石決定借韓複榘的人頭來震懾北方各路軍閥。於是他召開“開封會議”,以此誘殺韓複榘。

韓複榘接到赴開封開會的通知,也曾猶豫,但潛伏在韓複榘身邊並騙得韓的信任的南京特務“青天鑒”極力攛掇他去,並說:“主席剛才還說昨晚夢見騎一匹快馬向西飛跑,開封就在西邊,主席此去,定是洪福齊天!”

1938年1月11日下午,韓複榘帶隨從乘汽車到達會場,見會場門口貼有一張告示:“參加會議的將領請在此下車。”韓榘沒加思索就下了車。到了第二道門口,左邊的房門貼著“隨員接待處”,韓複榘將三名士兵留在了那裏。再向前走,到了“副官處”,門口又有一張通知:“奉委座諭:今日高級軍事會議,為慎重起見,所有與會將領,不可攜帶武器進入會議廳,應將隨身自衛武器暫交副官處保管,給予臨時收據,俟會議完畢後,憑收據取回。”韓複榘見同行的將領紛紛交出手槍,他仍未起疑心,把兩隻手槍交給了“副官處”。

其實,這一切都是蔣介石精心安排的。

會議開始後,蔣介石慷慨陳詞:“……我們軍隊中的個別人,不是與中央合力抗日,而是同日寇勾勾搭搭,同其他有野心的派別密謀反對中央,現在濟南丟失了,泰安也丟了,你還要往哪裏退?”

韓複榘見蔣介石把矛頭對準他,反唇相譏說:“山東丟失是我的責任,南京丟失,該由誰負責?”

蔣介石惱羞成怒道:“韓複榘,你對抗中央!”

蔣介石的親信劉峙急忙上前勸解:“向方(韓的字),怎麼能跟委員長頂撞?先消消火,出去休息一下。”邊說邊把韓推出會場。

韓複榘明知劉峙是蔣介石的親信,但卻未加防範,還以為劉峙是要送自己去休息,便跟隨劉峙上了汽車。韓複榘剛剛坐下,兩隻手槍即頂在他的腦門上——這也是蔣介石精心安排的。

1月24日晚7時,蔣介石下令把韓複榘槍殺,同時中央通訊社發了一條電訊,韓複榘“即於本月24日執行槍決,特將判決書摘錄如下……”

土皇帝、大軍閥韓複榘就這樣死去了。

【活學活用】“兵者,詭道也,”其實,政治也是如此。權力與詭道往往結合在一起,權力沒有詭道不能長久,詭道依靠權力展現。官場險惡,政治鬥爭爾虞我詐,凡事都要思考周全,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很有可能掉進對手早已為你挖好的陷阱。

《孫子兵法》與經濟——格蘭仕的行銷策略

格蘭仕公司前身是一家生產羽絨製品的廠家,1993年試產微波爐1萬台,在短短幾年間,依靠總成本領先的戰略迅速成長為世界微波爐行業的龍頭企業。至2001年,格蘭仕已經連續7年蟬聯了中國微波爐市場銷量及占有率第一的雙項桂冠。企業驚人的發展軌跡被經濟專家稱為“格蘭仕現象”、“格蘭仕模式”。

2000年9月21日,格蘭仕集團打破自身專業化的定位,攜20億元人民幣“殺入”空調冰箱製冷業,將其在微波爐產業的“剛性策略”運用於製冷業,進一步提升其在中國家電製造商中的地位。

作為微波爐市場的絕對領導者,格蘭仕進軍空調製冷業的戰略令人深思。在空調這個格蘭仕原本並不熟悉的市場上,格蘭仕發現了新的市場機會,將自己擅長的剛性營銷策略靈活使用,使格蘭仕在空調市場上迅速紮下了根,並且成為2001年空調市場上表現最活躍的主角之一。

在2001年度,格蘭仕憑借初期20億入主空調行業的強勢炒作,並借助稍後全國40多個產品推介會的召開,和淡季“一個月無理由退機”、“壓縮機免費保修十五年”及旺季“買空調送鑽石名表”等出其不意、以奇製勝的市場促銷活動,在業界和消費者中造成了強烈的衝擊效果。

格蘭仕推出石破天驚的“買空調送鑽石名表”,市場價值2880元,促銷活動,將運用贈品的手段發揮到極至。盡管該次活動開展不久即因涉嫌不正當競爭而引起了一定的行政、法律糾紛,但由此掀起的格蘭仕空調銷售熱潮,引起了業界媒介的強烈關注,使格蘭仕成為國內夏季空調市場的主角之一。

活動於6月底推出,7月份頭一個星期的零售量就已達到6月份全月的銷售量。在杭州、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很多商場,格蘭仕空調以一匹大黑馬的姿態趕上甚至超過許多知名品牌。由於事前準備不足,重慶、成都、西安、長沙、石家莊、哈爾濱等城市的貨源紛紛告急,有的斷貨達幾天之久,一些暢銷型號一進商場便被消費者一搶而空,有的商場因為沒有贈品,被迫打了好幾天的欠條。格蘭仕空調強勁的銷售勢頭令許多業界人士連稱想不到。

【活學活用】企業生存要靠競爭。既然有競爭,就要有波瀾,有波瀾就要破壞原有平靜,也就是要打破原來的格局,出現新的局麵。要想以“新”擴大企業知名度,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就要有獨特的營銷方案和穩妥的經營決策。低價傾銷已不再是明智之舉,還是換個方式,在服務上多下些功夫。當然,偶爾來一把大降價,消費者自然歡迎。

《孫子兵法》與處世——出其不意的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