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司馬懿正駐紮在宛,他一向在周遭所節製的將領身邊派有耳目,孟達反叛的消息很快為他獲悉,並在申儀的密信裏得到證實。但申儀行事不密,孟達也知道了自己動向已經暴露,索性加緊備戰,且加強了上庸的防衛。
情勢千鈞一發,司馬懿不敢做片刻耽擱,立即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消滅孟達。同時給孟達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皇帝和他都對孟達的忠心深信不疑,申儀出於私怨誣陷孟達,他對此深為不滿雲雲。孟達接信後喜憂參半,又開始猶豫起來。
孟達中了緩兵之計後,司馬懿率大軍立即出動,這時屬下提醒他:南方戰局瞬息萬變,擅自動用南方主力部隊而不向皇帝申報,是否不妥司馬懿認為:從宛到孟達的據點新城1200裏,到洛陽800裏,信使往來就得一個月,兵貴神速——如果在信使往來所耽擱的時間內,上庸落入蜀漢軍隊手裏,則不僅會形成曹魏不得不在漢中和上庸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麵,而且在上庸囤積的大量戰爭物資都會落入蜀漢手裏,孟達手下的幾萬上庸守軍也會在孟達的挾製下與其協同作戰,那時局麵勢必難以收拾。所以他命令部隊晝夜兼程,直驅上庸,攻城的重裝部隊及輜重都落在了後麵。
這時,蜀漢方麵犯了一係列的判斷錯誤:認為上庸是孟達多年經營的老巢,司馬懿在攻擊新城時勢必耗費很多時間、代價;而且蜀漢似乎對孟達的投降心存疑慮,似乎要等到其與魏兵真正交鋒才肯動手馳援;在漢中方麵,也沒有任何有力的軍事動作予以策應。
八天之後,魏軍先鋒部隊已經到達新城城下,孟達驚慌失措、守軍根本沒有從備戰狀態轉入臨戰狀態,所以外圍在建工事被魏軍輕鬆占據。圍困新城後,司馬懿將後續跟上的部隊分配到阻截援軍的要點上,待攻城的重裝備到達後立即開始攻城。孟達叛軍本來就軍心浮動,加上外無救兵,所以迅速瓦解,半月後新城陷落,孟達被誅,曹魏取得平叛勝利,蜀漢的北伐計劃則遭受沉重打擊。
司馬懿兵行險招,先斬後奏,及時殲滅孟達。此次戰役雖然規模不大,但一消一長之間,無形中使曹魏躲過一場大劫。
【活學活用】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事物的多變性影響著人們做出不同的決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凡高明的將領總能視情況的不同而製定出最佳的行動方案來。它不因最高領導者的命令而改變。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就是源於思想疆化的指揮者執行了疆化教條的作戰方案所致。
《孫子兵法》與政治——蔣介石西安被擒
日寇大舉入侵東北後,蔣介石不許張學良的東北軍抵抗,把東北軍調到西北,命令張學良與楊虎城率領的西北軍進攻陝北的紅軍。
紅軍在長征途中就散發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他們做了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大量工作,使張學良和楊虎城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親臨西安,坐鎮華清池,強令西北、東北軍進攻紅軍。張學良和楊虎城哭著勸說蔣介石聯共抗日,但蔣介石斷然回絕。幾天後,為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西安一萬多學生向蔣介石請願,要求抗日,蔣介石命令張、楊以武力鎮壓學生。張學良和楊虎城忍無可忍,決定實行“兵諫”——逮捕蔣介石,逼蔣抗日。
12月12日晨5時左右,東北軍衛隊營營長孫銘九率領50多名官兵直奔華清池。蔣介石的門衛察覺氣勢不對,開槍攔截,孫銘九將其擊斃,開車衝開大門,闖入外院,隨後直搗蔣介石的居住之處——五間廳。蔣介石的衛隊拚死用手提機槍掃射,孫銘九則從假山後的小路直接衝入了五間廳。
蔣介石不在屋內,他從夢中驚醒後誤認為是紅軍襲來,披著睡袍跳窗而出,跌倒在牆外的亂石溝中,兩名侍衛把他背到驪山山腰上,他便一頭鑽入了亂草中。
孫銘九在蔣介石的臥室中四外搜尋,發現蔣介石的公文皮包、假牙都放在桌上,又摸摸被窩,被窩內尚有餘溫,於是斷定蔣介石沒有跑遠。孫銘九很快抓獲了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錢大鈞,又抓獲了蔣介石的貼身侍從蔣孝鎮,最後在草叢中將蔣介石抓住。
蔣介石哆嗦著對孫銘九說:“如果你是我的同誌,現在就開槍把我打死算了。”
孫銘九回答:“委員長,我們決不對您開槍,我們要求您領導我們抗日!”
上午9時,孫銘九將蔣介石“護送”到了西安城,把蔣介石交給了張學良。
由於這一天是12月12日,曆史上稱之為“雙十二事變”。
【活學活用】政治聯係命運,甚至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命。因為這是一個人尊嚴的體現。人一但沒有了尊嚴,也就如同失去了生命。一般情況下,上司或領導發布的命令隻有執行,隻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要視當時的情況做出判斷後再決定執行與否。如果你的老板因你犯了錯誤而讓你下跪時,你應該不僅不跪反而更挺直腰板。錯誤可以改正,跪下就失去了人格與尊嚴。失去了它,生命也就不再有意義。
《孫子兵法》與經濟——沃爾特越俎代庖把握良機
1967年,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爆發了著名的以埃戰爭,這次戰爭對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戰爭的爆發,蘇伊士運河被迫中斷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條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線被切斷,直接影響了這條航線上所有輪船公司航運事業的發展。
希臘的藍波輪船公司在以埃戰爭發生後,積極尋找其合作夥伴,他們打電話給英國石油公司,如果在一天內能得到肯定答複,輪船公司將以最低的價格將公司所有商船出租給石油公司,如果輪船公司不能得到肯定答複,他們將尋找其他合作夥伴。
當時,英國石油公司接電話的人是現任英國石油公司董事長彼得·沃爾特。那時候他不過是公司的一名執行副總裁。按公司慣例,沃爾特無權對公司的重大行動作出決策,也就不能給對方一個明確答複,可是石油公司總裁納爾遜出差去了美國,要一周後才會返回英國。沃爾特想通過電話請納爾遜決定,可是沒能聯係上,顯然,等待納爾遜回國後再做出決定無疑向對方表示了自己的否定態度。
在這個問題上,沃爾特沒有猶豫,他考慮了整整一個上午,毅然決定全部租下藍波輪船公司的所有商船。
以埃戰爭期間,由於蘇伊士運河航線的中斷,使得商船不得不改道繞過南非好望角,同時,戰爭的影響使一些輪船公司把資產轉移到其他產業,所以油船的價格很快上漲。沃爾特決定租用藍波輪船為石油公司帶來的利潤極為可觀。
【活學活用】“先斬後奏”,贏了是英雄,栽了是“罪人”。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其實,“先斬後奏”並不是一味地拋開上司展示自己的勇氣。而是在被迫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同時,它又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凡敢於“先斬後奏”的人,都是對企業內部及對市場外部有著充分了解和把握。“先斬後奏”是一個人判斷力非常準確並自知能為企業帶來良好收益的一種勇氣和信心的自然流露。
《孫子兵法》與處世——虛掩著的門
一天,公司總經理叮囑全體員工:“誰也不要走進八樓那個沒掛門牌的房間。”但他沒解釋為什麼。
在這家效益不錯的公司裏,員工們都習慣了服從,大家牢牢記住了領導的吩咐,誰也不去那個房間。
一個月後,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輕人,同樣的話,總經理又向新員工重複了一遍。這時,有個年輕人在下麵小聲嘀咕了一句:“為什麼?”
總經理看了他一眼,滿臉嚴肅地回答:“不為什麼。”
回到崗位上,那個年輕人的腦子裏還在不停地閃現著那個神秘的房間:又不是公司部門的辦公用房,又不是什麼重要機密存放地,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吩咐呢年輕人想去敲門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同事們紛紛勸他,冒這個險幹嘛,不聽經理的話有什麼好果子吃?這份工作來之不易呀!
小夥子來了牛脾氣,執意要去看個究竟。
他輕輕地叩門,沒有人應聲。他隨手一推,門開了,不大的房間中隻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張紙條,上麵用紅筆寫著幾個字:“拿這張紙條給經理。”
小夥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著紙條去了總經理辦公室。當他從經理辦公室出來時,不但沒有被解雇,反被任命為銷售部經理。
“銷售是最需要創造力的工作,隻有不被條條框框限製住的人才能勝任。”經理給了大家這樣一個解釋。那個小夥子果然沒有讓經理失望。
【活學活用】這個小故事可不是鼓勵你與上司對著幹,它隻是告訴你,真正有作為有創意的人往往是那些有勇氣打破常規、不被條條框框束縛住的人。
當然,不是任何時刻都可以“君令不受”。首先,“不受”並不與法規、製度相衝;第二,君令已經不合時宜,不符合當時情況。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足夠的才幹與勇氣,有力挽狂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