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保衛斯大林格勒(2)(2 / 3)

“我為你們缺乏遠見和驚惶失措而吃驚,你們有的是兵力,缺乏的是應付這一情況的勇氣。我等待著你們方麵軍結束令人不安狀況的消息。”

令人遺憾的是,斯大林格勒方麵軍令人樂觀的消息並沒有隨之而來,德軍加緊施加壓力,蘇聯軍人死守著陣地,而局勢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斯大林格勒就要變成直接角逐的戰場。華西列夫斯基剛到總參謀部不久,又被斯大林派到斯大林格勒去了。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再次被更換。9月,季霍米羅夫被任命為列寧格勒方麵軍第42集團軍副司令員,作戰部長的職務由伊萬諾夫少將接任。

德軍在向伏爾加河進攻時,利用蘇軍作戰布勢中很小的間隙地,在空中轟炸和強擊突擊的強有力支援下,迅速向間隙地投入坦克,步兵緊隨坦克前進。戰鬥異常激烈,德軍直逼斯大林格勒城下。

在斯大林格勒十萬火急的情況下,蘇軍總參謀部不得不考慮斯大林格勒本身的處境了。該城已成了蘇軍的近後方並有成為前線的危險。從西部撤下來的居民在這裏居住,現處於法西斯德軍飛機狂轟濫炸的困境之中。以科茲尼科夫為首的總參謀部的一些軍官奉命前往東南方麵軍視察市內情況。兩三天後的8月20日,總參謀部收到了他們從斯大林格勒送來的報告。科茲尼科夫寫道:

“城市人口密集,甚至牆腳下、花園、伏爾加河畔、山腰上等,都住滿了人。由於缺乏足夠的交通工具,加之後送部門的工作開展得不好,城市疏散工作進展太慢,等候交通工具的人們,在後送基地就得住五六夜……所有的學校和俱樂部都擠滿了傷員。野戰醫院隻得繼續留在市內。燈火管製很差……

我個人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全城實行戒嚴。

2.加快城市疏散工作,首先是疏散野戰醫院,其次是疏散城市居民,城裏隻留下堅持企業生產和能協助軍隊進行城防的居民,隻留下城市防禦所需的物資。

3.要整頓城市秩序,為此要指派一名要求嚴厲的斯大林格勒城防警備司令。

4.為了維護城市的革命秩序,必須把內務人民委員會的部隊和民警歸屬衛戍部隊管轄,隻能按照衛戍部隊的命令作戰和撤退。

5.從保衛城市的戰鬥一打響,就不允許後勤和其他部隊在市內移動,為此要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修築迂回道路。”

情況緊急,要求最高領導機關立即介入。蘇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伊萬諾夫將軍給東南方麵軍司令員下達了整頓城市秩序的指示,將《應采取的措施》的複製件交給了當時擔任疏散委員會主席的什韋爾尼克。什韋爾尼克擔負把工廠和其他國家財產從軍事行動地區疏散至內地的工作。這些措施是非常及時的。

8月23日,向蘇軍第62集團軍右翼發展突擊的德軍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幾乎衝到了斯大林格勒北郊的伏爾加河畔。第62集團軍與斯大林格勒方麵軍主力的聯係被切斷。與此同時,德軍第4航空隊對斯大林格勒狂轟濫炸。致使蘇軍最高統帥部與斯大林格勒的電話、電報通訊都中斷了。華西列夫斯基在第62集團軍部隊隻好采用無線電短波傳輸的方法向斯大林報告戰況。電話員和電報員采取各種措施來恢複聯絡。深夜,有線電通訊修複。斯大林直接從華西列夫斯基那裏獲得了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詳細情況。

8月25日,德軍克萊斯特的坦克部隊已進駐莫茲多克,距格羅茲尼四周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隻有50英裏,距裏海也隻有100英裏。8月31日,希特勒催促高加索方麵的司令李斯特陸軍元帥糾集所有可以調集的力量向格羅茲尼作最後進攻,以便他“能夠拿到油田”。

希特勒對他的將領們的戰績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他於7月13日罷免指揮整個南線攻勢的博克陸軍元帥的職務後,仍喋喋不休地責罵大部分司令官和參謀總部進攻遲緩。盡管如此,他現在仍然相信,決定性的勝利已經在握。他命令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在攻占斯大林格勒以後,沿伏爾加河北進,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合圍行動,從東西兩麵進逼蘇聯中部和莫斯科。他認為,蘇聯人已經完了,蘇聯在整個前線的後備力量已消耗殆盡。8月底,他在與雷德爾海軍元帥舉行會談時,其心思已從蘇聯轉移到英美方麵。他說,蘇聯現在在他的眼中已是一個“不怕封鎖的生存空間”。他確信,不用多久便迫使英美達到“可以談和的程度了”。

實際上,狂妄至極、頑固不化的希特勒的這些想法不過是鏡中幻影而已。差不多所有戰地的將領和參謀總部的將領們一樣,看出了這幅美麗圖畫上的破綻。概括起來說就是,德國根本缺乏人力、槍炮、坦克、飛機和運輸手段等種種資源,來實現希特勒執意要達到的目的。但是,當哈爾德和李斯特陸軍元帥想就蘇德戰爭前線的情況指出這一點時,他們卻被撤了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