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解讀吸血鬼(2 / 3)

當吸血鬼自身受到傷害時,可以利用體內的血來治愈自己。因為吸血鬼的永生不死,所以它們常被人們稱為“不死生物”。很多吸血鬼的前身都曾是人類,隻是因為被其他吸血鬼咬傷之後,經過一次死而複生的過程才變身為吸血鬼,而一旦成為血族的一員,便可以獲得“不死之身”,成為名符其實的“活死人”。

吸血鬼的生活環境都是黑暗的,基本都遠離陽光。在文明初期,吸血鬼大多生活在自然洞穴,不喜歡做遠距離的移動和探險。後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埃迪創造了打地洞的方法來擴大領域,由此奠定了吸血鬼定居生活的基礎,之後又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漸形成了龐大的吸血鬼的地下世界。不過與地麵世界的人類相比,吸血鬼的活動領域擴大速度是非常緩慢的。最初,全部的吸血鬼都生活在同一個巢穴裏,但是經過歲月的流逝,人口增多,有的喜歡定居,有的則喜歡到別的地方去,於是便建立了越來越多的吸血鬼基地,每個基地都由生活時間最長的吸血鬼擔任長老,管轄那個地區。此外,也有一些單獨生活的吸血鬼以墳墓和棺材為棲息地,他們白天以屍體的方式存在,隻在夜晚才出來活動。

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還可以混入人群之中,甚至隨意進出人類的住所,不過在未被邀請的時候他們通常不會隨便進入房子。

總的來說,傳說中的血族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種族,他們擁有嗜血的天性、強大的力量和不死的生命,可以說,他們屬於一種永生不老的、超自然不死的生物。

知識鏈接

布魯砂

葡萄牙的女吸血鬼,據說布魯砂可以憑借巫術的力量將自己變成凡人的模樣或轉變為其他可怕的樣子嚇唬被害人。通常她會在夜裏變成鳥的樣子出外尋找一些在夜晚迷失方向的旅人,然後用妖法將自己變成普通女子的外貌,將旅人引誘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殺害,據說布魯砂是不會被殺害的,終其一生都不會死亡。

2吸血鬼形象的轉變

許多資料表明,早在公元前6世紀的中國甚至更早的波斯就出現了吸血鬼的傳說。不過那時的所謂吸血鬼其實是各種神、魔鬼,根本算不上吸血鬼。例如:在羅馬尼亞,吸血鬼被認為是由一些特殊的鬼魂轉變而成的,在那些鬼魂未變成吸血鬼前,有著各種各樣的名稱,像喊命鬼、敲門鬼、造訪鬼、九死鬼、撲人鬼、餓死鬼、噩夢鬼、咀嚼鬼、勒死鬼、動物形鬼魂。

這十大鬼魂被認為是吸血鬼的前身。

有關吸血鬼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千萬年以前,並且出現在世界上各種不同文化之中。他們的形象也是千奇百怪的:如古希臘神話中的人麵蛇身女怪、半人半鳥女妖、銅腳惡魔;日本的吸血狐狸、馬來西亞傳說中的人頭下拖曳著內髒的怪物等。

在羅馬尼亞,吸血鬼最早的形象是一種附體的鬼魂:它們眉毛蓬亂,手掌長毛,以墳墓和棺材為家。它們畏懼日光,常在夜間從墳墓裏爬出來吸食活人和牲畜的血。而吸血方式通常不是用牙齒咬受害者,而是通過皮膚的毛孔進行吸血。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吸血鬼形象仍然流傳於東西方的古老傳奇之中。可以說,吸血鬼形象的魅力來自於“吸血鬼”這一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本身,同時也來自於人們的迷信和想象。

在最初幾百年的傳說中,吸血鬼的形象充滿著離奇而恐怖的迷幻色彩,他們被描述成一個凶殘、冷血、恐怖、醜陋的魔鬼形象:蒼白的麵孔和膚色,尖耳朵、神經質的深色眼睛,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一對不可缺少的、用來吸血的長而尖利的犬牙。這一形象與《聖經》中的惡魔形象十分類似,隻不過惡魔的尖耳朵更大,並且像豬耳般下垂,還有著大而空洞的橙黃色眼睛以及長而尖的尾巴和黑色的羽翼。

到了 18世紀上半葉傳說中的吸血鬼與現在的傳說基本上相差無幾:由於微血管裏不再飽含血液,他們的身體冰冷、皮膚慘白、沒有一絲血色,但嘴唇紅豔,眼睛也多為紅色;他們的牙齒可以隨意地生長和隱藏,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會將牙齒隱藏起來以掩飾自己的真正身份;吸血鬼喜歡咬人的頸動脈,特別是對女性,他們一般都是用犬牙切入被害人的脖子來吸取鮮血(不過也有傳說認為吸血鬼用兩個門齒、或者前排上麵的某兩個牙齒來吸血);吸血鬼的指甲很長、雙手極有腕力,手指還能變化為堅硬的爪子,在許多故事中,吸血鬼也可以通過尖銳的爪子劃破皮膚來吸血;吸血鬼靠夜間從墳墓裏出來吸取人血維持生命,當他離開巢穴時,狗吠狼嚎,當他潛入民居時,守夜人立刻昏昏入睡;吸血鬼可以變換成蒼蠅、老鼠和蝙蝠等各種動物,甚至能像蜥蜴一樣在古堡上飛簷走壁;當太陽高照,吸血鬼們就躲在棺材或裝滿墳地泥土的箱子裏睜眼睡覺,由老鼠護衛著他……不過在文學和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卻有著更多的改變與創新,有些特點被誇大了,有些則簡化了。中世紀中後期,西方坊間文學中的吸血鬼多為吸血妖魔的單一形象,並且人為地摻雜了不少變態的情欲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