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南昌參加主題筆會,有幸與數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作家麵對麵,討論“環境與文學”。聽他們的海外見聞,著實讓我大開眼界,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陳先生。他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曆的一件事:
加拿大地廣人稀,環境優美,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鬆鼠、浣熊等小動物幾乎隨處可見。即使在繁華的大城市,你也經常能與它們不期而遇,這些小家夥不怕陌生人,喜歡與人親近。有時,當你走在僻靜的林蔭小道,樹林裏會突然竄出一頭大黑熊,沒準把你嚇一大跳。當然,隻要你對它沒惡意,它絕不會主動侵犯你。
在加拿大的動物王國中,浣熊是當之無愧的明星,最討人喜愛。浣熊外形很像小熊貓,長得小巧玲瓏,它的飲食習慣尤其可愛,吃東西時,會先把食物放在水裏洗一洗,因此得名。小家夥被人寵壞了,經常跑到居民家裏偷吃的,肆無忌憚,防不勝防。這還不算什麼,萬一它覺得你家挺好,幹脆在此安家落戶,生兒育女,賴著不走了。我剛搬到多倫多不久,就遇到這種頭疼的事。
那天清晨六點,我還在睡夢中,忽然被一陣嘈雜聲吵醒。豎起耳朵仔細傾聽,發現聲音來自屋頂,起初以為是老鼠打架,並未太在意。沒想到,第二天深夜,屋頂又傳來響聲。夜深人靜,嘈雜聲顯得格外刺耳,吵得人心神不寧,根本無法入睡,我氣得用棍子捅了幾下天花板,上麵馬上安靜下來,但是等你剛剛入睡,它又開始活動。上麵的不速之客顯然不打算走了,而且動靜一天比一天大,我隻好向鄰居大嬸討教應對之策。十多年前,她隨兒子從東北來到多倫多定居,長得極像電影《功夫》裏那個“拿蔥的大嬸”,熱心腸,在我們小區是出了名的活雷鋒。聽完我訴苦,她很有經驗地說,不用問,肯定是浣熊,賊難對付了!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可惡的浣熊!別看它樣子挺可愛,像這樣每天與你親密接觸,誰都受不了。晚上吵鬧倒在其次,它會撕開屋頂在裏麵做窩,將來可能導致漏水,而且會滋生各種細菌,對人的健康也會產生威脅。沒辦法跟它和平共處了,勸也勸不走,看來隻有來硬的——“強拆”!
“拿蔥的大嬸”再三提醒我,千萬不能輕舉妄動,不要以為這是你家,你就可以理直氣壯,隨便拿根棍子把它們轟走。根據加拿大的動物保護協議,如果浣熊、鬆鼠等小動物闖入民宅,房屋主人不能對它擅自驅趕,即使給動物“拆遷”也是有嚴格程序的,弄不好要被推上被告席,罰款坐牢。鑒於浣熊已在加拿大“橫行”多年,各地都有專門針對它們的“拆遷公司”,其實就是專業的裝修公司,負責給浣熊搬家,並修補屋頂,防止被再次入侵。
報紙上這類廣告很多,我找到一家信譽較好的大公司,馬上給他們打電話,問了幾個問題,答得比較專業,讓人放心,報價也算公道。就這麼定了,我留下電話和地址,讓公司明天就派人過來施工。這些小東西實在太猖狂,每天騎在我頭頂上拉屎,多等一天,我都覺得時間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