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琪羅全名米開朗琪羅·博納羅蒂,出生在離佛羅倫薩不遠的喀普列茲。他有四個兄弟,母親在他六歲時去世了。父親出身貴族卻非常貧困,常常失業,對孩子們也十分粗暴冷酷。米開朗琪羅在父親的咆哮和謾罵中逐漸長大,他時常躲入教堂中以尋找片刻的安寧。教堂肅穆的氛圍安撫了他小小的心靈,而宏偉的建築、優美的壁畫、動人的故事,也開啟了他藝術的靈性。他開始向往從事藝術行業,於是便壯起膽子,一再向父親表示要學習雕塑和繪畫。沒有出乎米開朗琪羅的意料,父親的反應格外惱怒,因為在他看來,把時間用在鑿子和畫筆這些低級工具上簡直是浪費。受夠了貧困折磨的他要五個兒子都去經商,成為銀行家,發展壯大日漸衰落的家族。
為了改變米開朗琪羅荒謬的想法,父親用皮鞭狠狠地教訓了他。然而皮鞭並沒有打消米開朗琪羅對藝術的夢想,反而愈加堅定了他的想法。父親最終還是因為米開朗琪羅的癡迷和堅決感到無可奈何,於是在13歲那年,他被送到一位叫基蘭達約的畫家那兒當了學徒。
小米開朗琪羅勤勤懇懇、天資聰慧,很快便能臨摹老師的作品,並且不分上下,對於大多數教授者來說,這都是一件可喜的事情。然而米開朗琪羅的命運如此多舛。他遇到的是一位心眼如針尖般的“工匠”。心胸狹隘的基蘭達約開始嫉妒年幼而聰穎的米開朗琪羅,他無法忍受一個初學藝的少年有如此高的悟性,這似乎讓他感到顏麵盡失。於是他想出各種辦法來打擊、壓製米開朗琪羅。單純、無邪的小米開朗琪羅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傷害,以至於此後,他總是對別人懷有戒備之心,幾乎不相信任何人。
為了擺脫這個讓他煩惱的學生,在相處短短的一年後,基蘭達約將米開朗琪羅轉給了貝爾托裏多。這一次,米開朗琪羅遇到了真正的學習機會。貝爾托裏多在增長米開朗琪羅的才幹方麵起了重要作用,他幫助米開朗琪羅了解古代藝術的實質,研究意大利現實主義大師們的創作。在這裏米開朗琪羅敞開了他的心靈,如饑似渴地吸收知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音樂、詩歌、美和智慧的天地中,感到無比的愉悅和舒暢。不久,米開朗琪羅又得到勞倫佐大公的賞識。在大公的官邸生活了14年之久,米開朗琪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體驗。他享受著優厚的物質生活,大公官邸裏來自各地各國的美味佳肴供他品嚐,他的身體越來越強壯,心理上的創傷也得到一定的修複。他接觸了豐富的古代文化,研究了古代藝術品。從聚集在官邸裏的佛羅倫薩知識界中出類拔萃的人物身上受到了各個方麵的教育。又從世界各地到官邸的許多學者、作者和藝術家的言談中吸收了美和智慧,人文主義深深植入他的腦海中。1490年至1492年他製作了第一批雕塑品,從兩個大理石的淺浮雕《梯旁聖母》和《堪陀兒之戰》中已經可以看出他的技法、無可指責的解剖知識和宏偉的氣魄。英雄人物的主題也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這個主題在他一生的創作中占有主導地位,也顯示了米開朗琪羅孤僻表情下堅強的內心。米開朗琪羅幾乎是第一次感到了生活的快樂,他的個性也微微有了一絲變化。然而,不幸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
一次,米開朗琪羅對他的一個同學的畫提出了直言不諱的批評,這個直性子沒想到會惹惱這位同窗,得到一記重拳的回報。這一記拳打得米開朗琪羅的鼻梁骨和軟骨骨折,破了相。這一拳不隻毀了他的容貌,還傷了他的心靈,從此他又變得沉默而孤僻。由於相貌的改變,加上當時崇尚美麗外表的社會風氣,米開朗琪羅再也沒有從心靈的悲劇中走出來。
然而依靠著宗教和信仰,米開朗琪羅的內心漸漸平靜了,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可庇護人勞倫佐大公去世了,隨之引起了一場政治動亂。瘋狂的人們扯下一幅幅宗教繪畫,推倒一尊尊塑像……米開朗琪羅的藝術夢想也隨之被摔得粉碎。他悲傷地逃離了佛羅倫薩,來到相對穩定的包羅那。在這裏他得到一項為教區小教堂塑像的任務,然而他的才能又一次遭到了同行的嫉恨,結果是被無情地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