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巧舌如簧,掌控他人於無形(2 / 3)

業務員:“所以,我建議你買一輛載重4噸的卡車可能更劃得來。”

顧客表示讚同。

這位業務員就是在平淡無奇的談話中,設法讓顧客跟著他的思想走,從而達到成功推銷的目的。

可以說,誘導是會話雙方的一種意識交流,假如會話雙方意見相悖且相互攻擊,肯定無法促成心意的相互交流,說不定還會使說話者產生消極情緒。因此,當除你之外的其他聽眾由於說話者過於囉唆的語言,而失去了對談話內容的興趣,或是由於談話內容抽象,使聽者無法了解說話者的本意時,你就應該積極地參與會話,將說話者的意思誘導到自己理想的本意中來,從而掌控整個談話過程。

問出對方的本意

在宴會上,與人交談時,掌握問話的技巧,恰到好處地提問,就能逐步探明對方的本意,從而達到交談的目的。

開始時,應讓對方回答一些較容易回答的問題,然後漸漸地提出一些不能簡單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如:“你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呢?”繼續地提出這類疑問詞的問題,對方即使厭煩,也需要組織語言來回答,這樣往往能比較具體地探知到對方的來意。

有一位心理專家在業內頗有口碑,許多人都希望與他坦誠地交談。他的獨門絕招就是利用問話術問出對方一些真實的想法。即在交談中,對方說出似乎有些異常的話時,便馬上再用這些異常的話來反問對方,從對方的回答中往往能探知到對方的真意。

一次,一位中年婦女在某個宴會中遇到了這位心理專家,她談起她的丈夫經常夜歸的問題。一開始,這位婦女列舉出很多她丈夫夜歸是因為有外遇的理由,隨後,她突然冒出一句:“為什麼隻有男人可以這麼做,卻不準我們女人這樣做……”這位心理專家馬上反問道:“‘隻有男人’這話是什麼意思?”

這位婦女當即有些情緒失控,激動地說:“不,說這種男人對愛情不專一是男人有魅力的表現,是陳舊的觀點,我也很想這麼做,也想背叛他……”他又反問道:“雖說是陳舊的觀點,那你認為女人可以水性楊花嗎?”

她思忖了一陣,答道:“不是的!不是這樣的!不是愛情不專一這件事好或不好,而是我討厭他老跟我撒謊……”心理專家又問:“那麼不撒謊,坦白對你說出來你就可以原諒他嗎?你覺得這種愛情不專一的做法好嗎?總之,你可不能因為丈夫這樣做,自己也就去試試愛情不專一的行為……”

聽完專家的一番話後,這位中年婦女羞澀地承認了自己的想法不對。

這位心理專家敏捷地抓住了“隻有男人……”這句話,引發對方道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欲望——總想去試試愛情不專一的念頭。

問話是表示虛心,表示謙遜,同時也是表示尊重對方的意思。“幫我把信寄了”就遠不如說“能不能幫忙寄信”使人聽了舒服。

同樣,對某件事情不明白,就不妨請教別人,自作聰明是最吃虧的。一個坦白的求教於人的問話,最能博取別人的歡心。

可是怎樣問呢?問話的方法有很多種,收效各有高低。高明的問法使人心生喜悅,而愚蠢的問話則會引起對方失笑或者反感。

比如,問一個女人:“你喜歡男人嗎?”這真是一個蠢到極致的問題。“這蛋糕新鮮嗎?”很多人曾經向食品店的店員問過這樣的話,而且也問過很多次。其實,這也是最蠢的問話之一。這種問話,不但可能得不到真實的回答,還會使對方心裏覺得好笑。

你跑到海鮮酒樓裏,點菜時問服務員:“今天的龍蝦好不好?”這等於白說,因為他一定會說好,除非你是一個熟客。倘若你另用一種方法:“今天有什麼好的海鮮?”那麼效果就會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吃的海鮮了。

一般在溝通中運用的問話,最重要的是語氣要溫和,態度要謙恭。有些問話不可自己先存有成見,與其問“你很討厭他嗎”,或“你很喜歡他嗎”,不如問“你對他印象怎樣”。但有時也可先入為主,用自己的觀點去引出別人的觀點,比如對一個40歲的女人問“你今年總有30歲了吧”這要比問“你今年芳齡幾許”要好得多。

問話的奧妙,千變萬化,人們要懂得因人、因地、因事來靈活運用,在宴會場合,在問話之前,我們一定要仔細斟酌後再發問,力求問出對方的本意來。

激將激到他的心裏

激將法是以語言信息的反作用力作為刺激,激起對方按照說話人的意向說話或回答問題,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請將不如激將”。在飯局上,與對手交涉的過程中,可適當使用這種方法,以刺激對方做出有利於己方的反應。所以,激將得當可使你在做局時起到“請君入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