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了白鹿書院的成立大會,那天,曲江賓館的場麵十分壯觀,名流雲集,氣氛熱烈,像過節一樣。
其實,白鹿書院成立的時刻,就應該是一個文學的節日。
此後,書院曾開展過一係列學術活動,但我沒有參加,所以一直沒去看過書院的實際布局,它在我的腦海中隻是一個名稱。喜歡攝影的人,比較注重具像畫麵的記憶。
兩年後,2007年9月17日,陝西省作家協會第5次代表大會在西安古城的止園招待所召開,那天見了忠實,我把自己新印的攝影圖文冊《攝影詩》送給他,裏邊收有他的兩張肖像,一為“煙民陳忠實”,一為“陳忠實的憂鬱”,係前年我們在陝南南宮山參加旅遊節時所拍。下午散會後,聽李鳳傑說,他們坐在主席台的後排,忠實從包裏掏出《攝影詩》閑翻,旁邊的幾位作協副主席也拿過去看了,都覺得我的攝影作品有味道。自己的孩子總希望別人說好,這是人之常情,我心裏也高興了一下。
第二天選理事,再選主席,最後在大會上公布結果。賈平凹當選主席,陳忠實因年齡原因(已65歲)退任,被聘為名譽主席。
平凹在閉幕式的講話中說:“在這裏,我要特別提出,我們的上一屆主席陳忠實同誌,在十四年裏為陝西文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以作品的傑出性和以文學為神聖的精神,對陝西文學事業勞心勞力的熱忱和辛苦,為陝西文壇爭得了榮譽,贏得了尊敬,為我們作出了學習的榜樣。在此,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會場上響起了三次經久不息的掌聲。
許多老作家熱淚盈眶。
忠實上前與平凹握手,以示祝賀。並對大家說:“平凹是一個有著廣泛影響的作家,而且為人很謙和,祝願他、也相信他,能把這副擔子挑好,能團結全省的文學創作及研究隊伍,把陝西文學事業發展得更好”。
陝西文壇的兩位掌門人,用他們寫出巨著的手,傳遞著文學的信息和希望。
散會以後,我心頭湧起一個強烈地願望:去朝拜白鹿書院。
因為那兒是忠實兄的精神所在。
二
西安這個地處黃土高原邊緣的古都,今年的天氣顯得特別好,尤其是入秋以來,空氣質量一直上乘,藍天白雲,陽光明媚,城牆上的旌旗也飄得鮮亮奪目。
中秋節前的一個下午,我帶上照相機,前往白鹿書院。
出發時給邢小利打了電話(他是白鹿書院常務副院長),問清了乘車路線。
我在火車站上了240路公交大巴,車向南行,到興慶公園折頭朝東,中間經停了10多個站牌,最後躍上白鹿塬的盤道。時令雖然已是秋季,但兩旁的樹木依然鬱鬱蔥蔥。在南方,可能枝葉都偏黃轉紅了,可白鹿塬仍在夏綠的包裹中。
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西安思源學院的大門口。下車東行幾百米,路南有一個鐵門,門柱上掛著“白鹿書院”銅牌,是陳忠實親筆書寫。
小院內幹淨清爽,接待我的小李說,這兒是一個園林公司。
果真,院壩上月季花開得燦爛,紅的黃的交織成一片錦繡,再遠處還有培育苗木的暖棚,是思源學院學生的實驗室。
小院的南邊,座落著兩個連體青磚仿古式四合院,東頭的那院,門頂懸著“白鹿書院”牌子。
大門是木頭的,上邊鉚著圓鐵釘、虎麵門環。院內青磚鋪地,有正房三間,偏房四間,方格木窗,竹簾遮戶,一派關中農村古建風格。
書院的工作人員都進城辦事去了,房門緊鎖,無法看到內部結構。小李沒鑰匙,聽他介紹,正房叫“上林春”,是陳忠實的辦公室;門外是邢小利書寫的“書香鴻儒至,雲低高士眠”對聯;裏邊三室,中為會客廳,置放著全套仿古家具;兩側一為臥室,一為書房。陳忠實不在書院住,隻有開會和接待貴賓時才上塬來。偏房裏住著副院長及工作人員。書院現有兩位副院長,兩位值班人員,兩個司機師傅,一個財務管理幹部,一個網站編輯,共約8人,活動經費由思源學院提供。
白鹿書院分兩部分,一是這個辦公用的四合院,另有一個“陳忠實文學館”在思源學院的校園內。
我們出了四合院,出了園林公司的鐵門,斜穿過馬路,進了思源學院寬敞的大門,迎麵是“金石廣場”,那個石塊中包藏金珠的大型雕塑頗有創意。越過廣場,穿過幾條小路,看到了一池水,叫“思源湖”,周邊有不少學生在讀書。校園最裏邊的高大建築是圖書館,“陳忠實文學館”就在東側的二層附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