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也是個攝影愛好者,仕君鏡頭中表現的那些大自然,我也曾有所踏訪,但眼前擺著仕君的作品,我則無法啟動照相機了,因為我對這些地方認識不夠,抓不住它們的神韻。我在這兒隻是個匆匆過客,而仕君則是獵神,是守望者。
據說當年李白遊覽黃鶴樓時,有人捧筆蘸墨請他留言,他讀了牆壁上崔顥的那首著名律詩,揮筆寫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然後舒袖而去。現在,我也摹仿兩句:“眼前有景拍不得,留取山色有仕君”。
我不是李白,隻是仕君的一個鄉友,一個同道者。
2007年仲夏於西安含光門
暖風過山崗
他騎著一輛風塵仆仆的摩托車,轟隆轟隆地上山來了。
車在房前的院壩上停下,熄火,頭盔一揭,露出精瘦的笑臉。
我叫華正新,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陝西安康旬陽支公司棕溪服務站站長。
一股熱風,還有熱誠,熱望撲麵而來。
一
旬陽縣位於陝南深處,南有巴山,北有秦嶺,一條漢江劈開崇山峻嶺穿流而過。
棕溪保險服務站藏在大山的包裹之中,所服務的9個鄉鎮都處於高山峽穀。多數村寨隻有簡易公路勉強相通。
華正新他們根據山區道路特點,組織了一個摩托宣傳隊,每次出去,四輛摩托車載著宣傳布、音響設備、防雨工具等用品,每到一個村莊,一個學校,支起音響,撐開宣傳布,就開始向群眾宣傳保險知識,進行現場谘詢。
這種越山走水、擺攤設點的方式,往往能深入民心,取得良好的效果。保險員不辭辛苦、服務到基層的態度,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歡迎。他們的身影和聲音的到來,使得有些學校的學生一下子都買了“陽光少年”險。
摩托車駛到哪兒,哪兒就有聲響、就有回音,就有保險員的愛心播灑,就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就有群眾的殷切期望。
暖風過山崗,春意染家鄉。
二
那天,華正新從山裏回來,路上受了風寒,感冒發燒達39度,渾身軟癱無力,躺在棕溪鎮的衛生院病床上打吊針。
迷糊之中,忽見一個婦女背著9歲大小的女兒衝進急診室,慌亂地叫著:“醫生,快救救我娃,救救我娃吧。”
從醫生與婦女的問答中,華正新了解到,這個女孩子是本鎮武王村三年紀學生,放學回家的途中,被一群野蜂圍著蟄傷。孩子的母親急忙背著毒性正在擴散女兒,奔跑了十幾裏山路,送到鎮衛生院來搶救。
醫生查看了病情,隻見女孩子呼吸緊張,全身烏青,腫成圓桶,醫生搖搖頭,不敢收治。衛生院條件有限,再加上婦女出來的時候身無分文,醫生更不願意冒險從事了。隻是建議說:快送縣醫院吧,不要耽誤。
小鎮到縣上還有30多公裏山路,婦女無可柰何地坐在地上大哭起來。華正新在旁邊了解到孩子家庭很困難,可能無力負擔昂貴的醫藥費,但孩子在學校是投了50元平安險的,做為一名壽險營銷人員,一股責任感湧上身來,他拔掉針頭,強撐起身子,對婦女說:別哭,咱馬上送縣醫院。
華正新掏出自己的錢,立即在鎮上租了一輛小貨車,帶著瀕臨絕望的母女倆就往縣上急速駛來。
在車上,為了節省時間,華正新給旬陽縣人壽保險支公司辦公室打了個電話,請他們先到縣醫院辦好住院手續,做好接治病人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