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假村有個小輪船,專門載客在河上漂流,那又是一番愜意的感受。人在船上,船在河中,河在大峽穀間。船在流,人在流,兩邊的峭壁也在流,堪稱畫中之遊。
從低處再看西津寺,那棵老樹宛如一個曆盡滄桑的老人,它在向你微笑,向你祝福,為你做永恒地守望。
黃河乾坤灣
雄奇的黃河以彎折多變著稱,向有九曲之譽。其實,在它5464公裏的流程中,何止九曲?隻不過中國人習慣用九字來代表多而已。在眾多的黃河大拐彎中,拐的最秀麗、最漂亮、最有曆史感和文化感的,當數陝西延川縣境內的乾坤灣了。
早就看過乾坤灣的照片,也早想去目睹它的風采,可一直沒有機會。一是雜事纏身抽不出時間(當然還要有心情),二是交通不便(離主要公路較遠,下雨天無法通行)。
今年國慶假期,得到延川縣李副縣長的支持,讓他的司機小楊師傅陪我跑一趟。
車出延川縣城,沿清澗河南下。路上正在施工,這兒是國家西氣東輸的幹線,隻見工人們在地上挖出長長的深溝,然後將粗大結實的天然氣管埋下去,由於是土路,車輛多,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前後數米看不清東西。
時行時停,東躲西讓,走了約8公裏後,來到一個叫馬家河的地方,出現三條岔路,小楊說:東邊的路去延水關,中間的路本來可以到土崗,可前幾天下雨塌方路斷,現在隻能從西邊走。於是,我們離開清澗河,拐上了西邊的山路。車在溝裏盤旋而上,一會兒就爬上山頂。舉目遠眺,黃土高原的風光盡入眼簾,那縱橫起伏的山峁從腳下鋪向遠方,溝壑深切,地表破碎,線條的變化交錯如人的大腦一樣豐富而複雜,給人目不暇接的感覺。黃土高原的山看不出一點兒高峻和巍峨,可它的敦實與深厚讓你心襟開闊,它的赤裸與坦蕩又使你感到親近隨意。
兩個小時後,車開到了簡易公路的盡頭。盡頭處是黃河西岸邊一個高高的山崗,三麵是陡坡,隻有一徑可入。這是土崗鄉的所在地,短短的一條百米長的街道橫在山崗上,人們蹲在幾家小商店門前曬太陽,一派安詳自在的樣子。我們的到來,除了揚起一陣浮灰,氣氛再沒有任何的變化。待我下車,掏出相機準備拍照時,他們才一轟而散。驚擾了他們平靜的生活,我稍稍覺得有些不安。
在鄉政府休息、喝茶,打聽去乾坤灣的路況,鄉長高興地說:“你們的運氣好,路行哩。前幾天還下雨,上下都不通。我給小程村的程海村長打個電話,你們今晚就住在他家吧。”車往回折了一公裏,然後離開大路,順一條土便道向東邊的黃河峽穀滑下去。路麵似乎是隨著山勢臨時挖出來的,有些地方在山包與山包連接處,剛夠小車的兩個輪子通過,兩側則是懸崖。我的眼睛直視前方,不敢左顧右看,把一切都交給了司機。幸好小楊師傅有豐富的山路駕車經驗,他穩穩地打著方向盤,不露絲毫的緊張。
從土崗到乾坤灣隻有15公裏,我們走了整整一個小時。路上行人很少,基本上是荒坡野嶺。終於見到前方一個趕路的婦女並伸手擋車,就停下來帶上了她。那婦女的孩子在鄉上讀高小,她就在學校的旁邊租了一間房子為孩子做飯。每個星期天,她抽身回家來照料一下。經常是步行,單程5個小時,來回需一天。偶爾能遇到農民的毛驢車到鄉上買東西,就可以搭個方便。
下午6時半,我終於站在了乾坤灣的崖頭。這時,太陽已經滑到了山後,沒有光芒的折耀,山野變得更加清晰。在天黑之前的這段時間裏,視線異常地柔和親切。我清楚地看到,黃河在麵前拐了個“S”形的大灣,灣裏藏著兩個小村,一邊是山西的河懷村,一邊是陝西的伏義河村。第一個灣道叫乾坤灣,對麵的河懷村像一隻巨大的圓圓的葫蘆係在那兒,葫蘆上的坡地、窯洞、樹林充滿生機。已是做晚飯的時候,有幾縷炊煙淡淡飄起,一陣人喊狗吠聲也隱約傳來。葫蘆的周圍是深陷的圓形峽穀、平蕩的河水、再遠處又是連綿不盡的山巒了。望著這份奇秀和天工造化,你不由地要讚歎黃河真是個大手筆,它隨意地在地上劃了一下,就勾出了一個千古絕景和微妙的暗示,然後讓人們來琢磨和研究大自然中包含的靈韻及天地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