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馬雲與員工內部對話27(2 / 3)

讓別人去慶祝,自己悄悄退出。

馬雲:對,鞭炮要留給別人放,鞭炮是不能自己點的,而且永遠找到更強的人、永遠!一個CEO成功與否的標誌應該是有多少他手下的人能超過他。

你現在決定5月10日退休?那就是說你現在已經找到接班人了?

馬雲:當然,我現在有一批呢,我正在說服他們,我跟他們這麼講,你們跟我一樣是在街上撿了個大元寶。我花了十多年時間,尤其是前麵那幾年,我在盡最大的努力感恩回報這個社會。今天你們得到了這個,也應該感恩回報分享。當CEO的需要做出犧牲,你應該能夠更好地替我們分享了,更好地把這個事情做好。

張維迎:那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如果你選了其中一個做CEO,其他沒選上的人就會帶著他的團隊離開?

馬雲:是有可能存在這種情況。但我已經告訴他們,我不會像JackWelch(傑克·韋爾奇)那樣做的,他的方法太令人掙紮了。如果我選擇了張維迎,你陳曉萍就要離開,這種情況在我這兒不會發生。因為假如我看不出來你們不能做搭檔的話,我早就把你“攆”出去了,我不會給我選的人找麻煩的,麻煩應該是由我來處理的。但是對你有好處又跟你不吻合的人我可能還是會送給你,我跟你說,如果你不能跟他合作的話,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leader。在我對他們訓練的三年裏,肯定已經找到了每個人的弱點,我一定會想辦法讓你自己在克服弱點上下功夫。

CEO必須有眼光、胸懷和實力

就是訓練他們的忍耐力?

馬雲:對,這就是你要上的課程。你是前線將軍,打得正熱乎的時候我讓你回來做後台,在後台幹三年。在你最風光的時候把你打入冷宮,然後在最冷宮的時候突然告訴你,你可以去那兒幹了……我訓練出來的人因此都特別皮實。但是如果我覺得有兩個人確實衝,我們有的是機會,可以把他們調開,去不同的崗位各顯其能。所以不解決好他們的問題是我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我盡量在做這件事,在做之前看萬一這兩個撞起來怎麼樣,他是否夠皮實,是否有這種胸懷。我對CEO有三個要求,眼光、胸懷和實力。眼光你要比別人看得遠,胸懷你要能夠包容,胸懷是冤枉撐大的,這個人要吃過很多冤枉才能有大胸懷。實力就是皮實……七八次被打過之後,這哥們笑咪咪地又回來了,這種人才可以當接班人。

公司裏有幾個是被你這樣打過的?

馬雲:我打了多了,而且我是故意打他的,但我不像我爸打我那樣,我打他是有目的的。

是為了培養他?

馬雲:對。當老師不批評人怎麼行,不discipline(管教)怎麼行,不encourage(鼓勵)怎麼行?但是如果他是一個優秀的leader,他應該知道我是真心愛他才這麼做呢,還是我為了告訴他,在外界看來我馬雲discipline張維迎,是因為張維迎有可能動搖馬雲的地位?

層次不一樣的人,理解就會不一樣。

馬雲:是啊,如果當時我批評你,懲罰你,你心裏肯定很痛很生氣,肯定要罵我,覺得這個人怎麼可能跟我長期工作下去,肯定覺得不公平,覺得冤枉……但這種訓練機製是一種文化體製,這樣才能形成現在這種競爭的樣子。

我可以這麼說,在中國互聯網中很難找到一個像我這樣的體係。今天早上我們在討論國內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是製度的競爭。教育的競爭不是大學的競爭,而是小學的競爭,就是決定一個國家教育好的,不是大學多好而是小學辦得多好,因為這樣孩子才能有好的根基和基因。我小時候遇到一個好的英語老師,她說我好,我就越學越好;但那個數學老師就把我對數學的興趣給抹煞了。你今天和其他企業競爭的時候,你們的基因是不一樣的,他怎麼跟你打?

所以,人家要跟我競爭電子商務,我就說電子商務隻是我的表現形式,我們明天去做航空,也差不了多少;我們去做金融、電子商鋪、淘寶、天貓,現在做阿裏金融也不錯,這些都是我的表象。就像有的人得了肝炎臉色發黃,有的人得了肝炎沒有力氣,這些隻是表象。

沒錯,關鍵是那個肝壞了。

馬雲:其實企業的成長也一樣,它的體能這麼強手那麼快,其實質是什麼?就是有好的核心價值理念。這樣的競爭格局也是未來世界格局的競爭。

說得非常好,但我這裏有一個小問題。你說要培養一個人、鍛煉一個人,有時候要故意懲罰他也好,給他打入冷宮也好,有的人會覺得很冤枉,那麼你是怎麼告訴他,我在培養你、鍛煉你所以這樣做。你是明明白白告訴他,還是要他自己去悟出來?

馬雲:我從來沒有明確說因為我要培養你而對你這樣。

肯定不能這麼直說啊,so how do you do it(那你究竟怎麼做呢)?就是讓他心裏好像又明白,但是同時又覺得很難受,但是又知道你為他好?

馬雲:性格狹隘者經常覺得冤枉,不管這是我給的,還是別人給的。我就讓他去憋在那兒。如果這個人性格很狹隘、經不起冤枉,我就會在3個月內都不理他,憋死他。

要是他憋不過來呢?

馬雲:他會來找我的。他一定很生氣,這個人如果心胸狹隘,一點氣都憋不住。

張維迎:有好多人其實也經過這樣的“磨難”,包括柳傳誌、楊元慶都經受過這種考驗。

馬雲:關鍵是這個人缺這個,我不會故意找茬的,永遠不會。因為那個人不需要找茬就能找出來,你要找我馬雲的茬那就多了,你總會撞到這個牆上的。如果一件事情錯了,我會跟他講這件事情錯了,然後看他的態度,他如果認錯,就沒問題。我最怕的是他不認錯,那麼明天他還會再犯錯。

我永遠不會把一個常勝將軍放到最艱難的戰爭上;我一定是把一個打過無數次敗仗的,但有過幾次成功的人放在最關鍵的戰場上,因為他失敗過才會小心,永遠不會失敗的人要失敗就是巨大的,那你死慘了。所以如果這個人心胸有點問題,死不起,一點就爆,他碰上這個事情以後你就別去理他,懲罰他以後就別理他。3個月以後,如果你發現他還不行,你就把他叫過來聊聊。

如果他自己來找你了,那麼半個小時時間你就可以知道他是真變還是假變做給我看的。你們應該聊過,讓他把心胸打開,他最好自己打開,打開之後就可以把毒素排出來。然後有些人心胸特別大,這個過程完了就好像臉拖地,就是拖地也有尊嚴感了。有的人我每天開會都批評,但他心大,怎麼罵都可以,我會罵到他受不了為止。

我不隻是對CEO這樣的,我要求每個部門的領導都有這樣的氣度。現在我把整個公司變成25個BU(業務單元),就有25個年輕領導者,25個年輕人每個人有三個或者五個副手,這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建立起來的我自己的研究生班,叫風清揚班。我每年花很多時間給他們上課,和他們討論公司的文化價值觀。

不斷在文化理念上進步。

馬雲:人不能是以同一種教學方法去培養,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個人的性格是這樣,那個人的性格是那樣。我希望一個公司是一個動物園,裏麵有不同的動物,各有不同的性格。如果一個公司的人性格都相同,那麼這個公司是一個農場,養一群豬、一群雞,就是記性好生產好沒用,一個公司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才是好的生態。所以我們公司裏各種性格的人都有,你必須要學會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合作,否則你無法和社會交往,無法和客戶相處。所以當領導的沒有這種磨難,沒有皮實和眼光怎麼行?你和員工比的就是眼光、胸懷,比的就是實力。你已經死過一千次,不怕再來一次。具有這種勇氣的才是leader,至於你技能有多好,多會抓產品……年輕人一學就會比你強。

所以我上次在台灣,正好張忠謀(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他們一幫人在開會,談的是台灣和創新,我上台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照這樣下去,台灣產業沒希望了,七八十歲的人都在談創新,你們覺得自己比年輕人厲害?開玩笑。應該支持年輕人創新,他們永遠比我們強,你一個強不等於一群強,你要把他們建強了才對,所以我這樣也是做給台灣人看的。我就做到48歲退休,我跟蓋茨比,比不過他富有,但我可以比他早退休,在這點上我覺得還是可以小小得意一下的,開玩笑啦!

企業的使命應該與社會發展同步

你是在中國企業創始人中特別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你剛才也講了很多有關公司文化的問題了,你所期待建設的阿裏巴巴理想的公司文化是怎麼樣的?這樣的文化又是如何沉澱和保持下來的?你能否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下?

馬雲:那個公司是21世紀的公司,你的使命是要想明白,你到底為什麼而存在?上世紀的公司,基本上是抓住一次機會起來的,我們今天21世紀的大公司,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你必須解決社會的問題才能解決企業的問題,那樣企業才能一直存在。所以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社會的問題、創新的問題,就業的問題,所以阿裏巴巴做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生態係統。

我在五六年前就對做公司沒興趣了。我和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的區別在於,他們是做他們的學問,我們是用行動改變世界。我把下麵的都變了,我培養8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從小接觸互聯網,他們上台第一天的想法就是這個樣子,社會自然就不一樣了。

關鍵是文化的傳承保持。

馬雲:文化你必須跟社會結合,就是先有使命再派生價值體係和價值觀,有了使命和價值觀,就必須要推出一個願景,有了願景以後製定戰略,有了戰略再創建組織架構,然後確定人才和文化。這是一整套的係統,我以前沒理解,但這些年下來我越來越理解了,並且也做出了自己獨特的一套東西。我們今天阿裏不是東拚一塊、西湊一塊,我是有使命的價值管理,然後確定行為,並告訴員工一步步如何往下挺進。我們公司的文化就是四條八個字:開放、透明、分享、責任,而這八個字就是我對互聯網的理解。

互聯網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它開放,它透明,它承擔責任,它分享,這八個字就是為什麼互聯網發展那麼快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必須讓公司的文化和互聯網的文化合在一起,因為如果公司的文化和社會未來的趨勢不配合,那麼結果會很慘的。所以我覺得互聯網就是未來……外麵有人在說什麼要讓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國家戰略不是互聯網,國家戰略應該是市場經濟,是企業家精神,是共享資源……

你必須明白,這個社會不管你願不願意,它都會走向更加開放,更加透明、更加承擔責任,更加分享的方向。你這個公司和這樣的文化合在一起,你這個公司自然就會起來,所以這是我要求我的公司實現的文化。我個人認為,我們公司在中國是最開放的,起碼在戰略上是最公開的,我的戰略永遠可以跟任何人分享。

他們說騰訊不讓我們去參觀,穀歌和亞馬遜也不讓我參觀。但我們不是,你什麼時候到我們公司來我都會給你看。我是怎麼想的?假設我的戰略你拿去你可以做得比我更好,那說明是我錯了,原因是我的文化、我的願景、我的使命、我的組織還不行。

我做的是係統的戰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必須開放、必須透明,我的願望就是全社會都開放。我們的內網都要開放,明年就是第三年了,我們公司正在這麼做,到時候大家都能看見這個項目誰在做,那個項目又是誰在做,大家可以看,但不能評論,你可以在外麵評論但別到我們公司裏來瞎扯。因為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對我們公司內部的事情發言的話,就把我們搞亂套了。

我們用千分之三的營業額成立了安全和公益基金,用於保護環境、水資源等。我們已經做了好多年了,現在有幾個億的錢了。但是誰來花這個錢?誰決定怎麼花這個錢?我不能說我成立了什麼組織,我在2萬5千名員工中選了10個員工,投票選出10個員工來負責這個基金。每個員工就是自己的競選小組,要闡述我的理念、我的理解、我的計劃等等。競選出來的10個人就組成了基金委員會,然後我們所有的項目提案,都必須經過他們討論通過才可以做公益活動。就是這樣一個流程,當然後來我們發現這種流程有好處也有壞處,因為程序這麼複雜,有時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關鍵還是要有leader

ship,必須要有人承擔責任。所以我在公司裏講了很多年,你們別愛我,你們尊重我就行。我們幾乎無法統一那麼多人的思想,兩萬多員工的思想當然難以統一,統一行動就行了。統一行動就是統一思想,大家行動統一了,慢慢思想也會統一。

我們有套係統現在還不能公開,因為這套係統還在測試,員工不一定知道,但是我們的內部管理層已經在測試了。三、五年以後這套係統成功以後,我相信我們建的這個生態組織對中國的經濟、創新應該會有巨大的推進作用。

另外,這套係統應該能夠積累我們在管理上的經驗。在世界的管理寶典裏麵,今天還沒有中國的東西,因為今天中國的東西裏麵缺乏根源,缺乏係統,最多隻是支離破碎的拚湊,隻是大雜燴,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菜係。

道德品質是我們文化價值體係的核心

馬雲:所以我現在認為我們的祖先裏麵有很多好東西,但是我們絕不能排斥西方管理經驗,他們比我們先進,他們的術成為世界管理寶典裏麵的一部分,我馬雲做不到。但是我可以做到一點啟蒙的作用,如果這一點做到了,我就覺得我們這輩子沒有白活。這也是我退休以後想幹的事,我希望為中國像我們今天這樣的企業,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國有企業都在說製度問題,比如不能開除員工。你最多不當這個董事長,就給他開除掉了,又會怎麼樣?

有的時候我們請人來講課,比如教大家怎麼營銷。如果有人在教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我就會說以後這個人就別來了,他在教我們當騙子,因為和尚根本不需要梳子,你要讓他們用梳子那不是騙子嗎?除了創造客戶價值,你們還在教別人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還說這是經典案例,就是胡扯。

價值觀有問題。

馬雲:對。我還開除過另外一個。這個人溝通能力很強,邏輯也好、管理也好,什麼都好,我們決定要他。但在麵試最後他講了一句,我手上還有很多客戶,來上班的時候可以把客戶帶過來,以加速這個部門的成功。我一聽立刻改變主意,就說,謝謝,我們以後有機會再合作吧。因為我覺得像這種人有一天他離開公司的時候也會帶走一批客戶的。

這是個道德問題。

馬雲:是啊。我說我要的是你這個人,我不要你的客戶,客戶有什麼用?你這是道德問題。所以我們公司這兩年越來越穩定的原因,不僅是業績好。我說我不鼓勵在我們公司創業,加入我們這個公司是要幫助別人創業,我們有700萬的賣家在我們這個平台上創業,如果願意幫別人創業就加入我們,如果你要自己創業,最好別來。如果你一定要來我不反對你,但是原則上我不喜歡那樣的人。你要來,我有700萬的賣家在很辛苦地創業,你的工作是幫他們創業。我也會幫你創業,你要創業,千萬別來,你可以成為那700萬中的一員,我支持你。所以,我所說的開放、透明、分享責任的文化,隻有這樣說到做到人家覺得有道理,才能實現。

我非常認同。你特別強調核心價值觀對公司管理的重要。如果我沒記錯,你們公司的主要價值觀有六條,也叫“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結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我想問的是這個核心價值觀是怎麼形成的?它在阿裏巴巴成長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對於員工的具體影響又是怎麼體現的?

馬雲:其實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不是馬雲提出來的,我們認真討論過好多次。第一年就把所有的創始人圈起來,大家一起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幫人從1995年中國黃頁開始幹起,經曆過痛苦,我們仍舊沒有放棄,其實外麵的人不知道,我們是第一個在中國做互聯網的,隻是我們在杭州沒有人知道罷了。我從西雅圖回來的時候,是1994年底,我們討論,究竟是什麼東西讓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們的生意沒做好,這幫人卻還在一起,到底是為什麼?

是不是因為你?

馬雲:不是的,如果是我,那又是我的什麼東西讓大家不願意離開的?我們一起寫,開始寫了20多條,合並了之後就是九條,後來我們就把這九條定為為什麼我們堅持的理由。從此以後我們就把這九條告訴所有加入進來的人,你們必須這麼做,而且考核。我們基本不考核業績,但價值觀是要考核的,要把它傳承下去的。再後來我們覺得九條太多了,就精煉總結了六條,所謂“六脈神劍”。價值觀我們放在考核裏麵的,價值觀不行了就必須離開。關於業績,我最近有一個新發現,那就是小公司最怕的是野狗。小公司喜歡業績非常好價值觀很差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能夠賺來業務。

馬雲:他能夠賺來錢不假,但小公司從第一天埋下的病根,就是因為他們是靠野路拉來的生意,這樣他們就永遠會走野路,而當這幫人成為公司的領導者,因為他們是從野路打出來,就永遠會走野路,就不可能做大做強,這就是小公司怕野狗的道理。而大公司最怕小白兔,就是那些業績很差,文化很好的人。大部分的公司是白兔成群,公司裏麵的人都很好,關係都不錯,結果大家混日子。所以小公司就怕野狗,我記得當年自己殺掉過兩條野狗。2002年我提出盈利1塊錢,那時候公司虧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在年初的時候開了一次會,在會上,我問大家一個問題,阿裏巴巴怎麼才能發展下去?現在社會上不給回扣你做不到生意,那時候做互聯網要給回扣,沒有回扣你做不下去,給回扣又違背我們的基本原則,怎麼辦?從早上8點鍾一直到下午4點半,大家說,我們不想這麼活著。

4點半我做了總結發言,我說作為公司創始人我今天講這句話,大家都要記住,那就是這個公司可以關了,但絕不允許給回扣,因為這是我們厭惡的行為。我們做互聯網是要掙錢,但是要是給互聯網增加了這個東西的風險,那麼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像以前的公司那樣倒下去。我不願意做這個事,所有今天支持回扣的人,你現在就可以選擇離開我,這是我的原則。然後半年過去了,我們公司作總結,業績收入大概是80多萬,其中兩個員工的業績占了總收入的將近50%,但是他們都給了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