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家公司為什麼需要在最強盛的時候對自己進行分拆?分拆的勇氣來自哪裏?分拆後怎樣再做各自領域的領導者?
2011年6月16日 在阿裏組織部會議講話
5月份,阿裏管理層圍繞分拆淘寶討論了諸多方案,也有很多爭論——主要擔心風險太大。但從2013年回頭看,分拆淘寶是馬雲在這幾年中所做的最英明的決定之一。
把淘寶一拆為三
今年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來,從年初的B2B誠信問題,到支付寶的事情,還有剛剛半分鍾以前我發出的郵件,關於把淘寶一拆為三,變成三家公司的決定。
今年是多事之秋,我們要有這種魄力,把導彈當鞭炮放。可能真是跟今年是阿裏巴巴12周年的本命年有關係,所以把這些事情堆在一起搞搞光算了。阿裏巴巴就是這麼一家公司,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折騰,但確實得做這樣的事情。
我先詳細彙報一下我們做出的重要決定,這個從去年就開始考慮了很久的決定。
第一,整個互聯網電子商務形勢發生劇烈變化,特別是近兩年來,SNS、搜索引擎……新公司層出不窮,大的局麵發生了劇烈變化。
2009年我們提出“大淘寶戰略”,整個集團必須先抓住C,然後再做B。所以阿裏巴巴B2B從主力艦,變成旗艦,後來又進入暫時修複調整,準備全麵進入消費者領域。現在,我們
經過這幾年抓住了消費者,但是“大淘寶”也出現了局限,它更像是被困的帝國。
現在整個電子商務形勢發生了變化、互聯網發生了變化,正是需要我們做出抉擇的時刻。
第二,消費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覺得淘寶這幾年的最大貢獻,就是把人們的網上購物行為從單純的一種時尚、樂趣和補充,變成了生活中的必需。
但是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今天淘寶以及電子商務所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服務,他們的需要更加個性化、專業化。今年在三亞過年的時候,很多企業家批評我說,你們淘寶網對企業的服務能力不夠。淘寶是按照消費者導向設計的,怎麼支持企業還沒有經驗!所以隻能逼著他們上淘寶,但他們又做不好,要麼就到淘寶外麵去發展。
隨著企業的升級、轉型,以及內需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開始從事電子商務。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消費者的需求在發生變化,企業需求也在發生變化。
第三,假如我們今天不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而變化,那一定是有問題了。
互聯網高速發展,組織結構、人才梯隊都要跟著變化。淘寶在短短的幾年裏擴張到這麼大的規模、這麼大的影響力,但其實機會卻越來越少,很多優秀的員工沒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我們如何在組織上進行改造?
阿裏巴巴一貫是把大公司化成小公司來做的,2001年、2002年我們把B2B拆為ICBU和CCBU,也是經過了激烈的討論。要不要拆?最後決定必須得拆。但那時候是按照網站、服務、銷售這套體係來梳理的,是為了適應外貿客戶和內貿客戶的不同需求。現在,組織結構必須調整變化。
第四,雖然碰上了各種各樣小的競爭,淘寶今天的規模還是很大。但如果要發展,我們就必須跟上整個行業規模。行業越健康、行業越大,我們越好。我們也要給競爭對手一點空間,當然我們不會因為競爭而改變我們的策略。所以我們把大淘寶戰略提升為“大阿裏”戰略,這樣它就可以提供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雲計算,還有無線服務。
這次拆分,我們把淘寶拆分為三家公司:第一家公司為淘寶網(www.taobao.com),繼續圍繞C2C和小B2C發展,整個機製、結構是總裁加董事長,總裁是三豐(薑鵬),董事長由陸兆禧擔任;第二家公司是淘寶商城(www.tmall.com),總裁由逍遙子張勇出任,向董事長曾鳴報告;第三家公司是一淘(www.etao.com),總裁是由吳泳銘出任,董事長是Lucy(彭蕾)。後台技術和支撐各公司之間運營的公共大平台,由戴珊負責,向我報告。
整個大阿裏戰略中,B2B從以前的旗艦和主力艦地位退下去之後又變得極其關鍵。我在股東大會上已經講了,要全力配合支持B2B的發展,所以集團決定調最優秀的團隊進入B2B,陸兆禧從今天開始將專職擔任B2B上市公司CEO。在這個團隊支持陸兆禧的有CFO武衛,ICBU總經理彭翼捷,葉朋從淘寶商城調往CBU做總經理。
以前大家看到的都是人才從B2B移到淘寶或其他公司,現在集團從其他公司往B2B配置人才,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
我們這次是戰術調整,建設新的商業文明、建立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和開放、繁榮的生態係統的戰略沒有變,我們隻是從組織上進行調整,所以它們是獨立的三家子公司。
我想告訴大家,曆史上很少有公司在最強盛的時候,規模最大的時候把自己拆為三家公司的。假如十年以前微軟主動拆分的話,可能今天也沒有Google什麼事兒,至少沒有這麼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