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相信(1)(1 / 3)

引子

為什麼說公司裏最值錢的東西是人?年輕一代將以何種創新姿態崛起?我隱退之際在想些什麼?

2012年7月23日B2B員工大會上的講話

7月23日上午約11點,馬雲給全體阿裏人發了郵件《關於組建阿裏集團CBBS市場體係7大事業群的決定》。這是把阿裏巴巴的中小企業和淘寶市場體係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阿裏集團大市場的內部生態係統,俗稱“七劍下天山”。

23日下午,馬雲參加B2B的員工大會,進一步闡述了郵件內容,並鼓勵B2B員工在6月實現公司私有化(從港交所)後,以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為工具,更好地服務客戶。

順便爆料下文中提到的“馬馬雲”事件:馬雲上午發出的郵件署名是“馬馬雲”,萬惡的顯示器看花眼了啊……

內網因此有人問:“難道馬總隻是ctrl 一下”?

還有人在內網發帖,檢測馬總每次上內網發言、評論是不是機器人操控的……馬雲給他回了一條: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哦!

轉換方法,還能持續增長

好久沒見大家!過去一年確實是比較艱苦的一年,大家知道整個公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B2B衛哲的離開到淘寶的分拆,到支付寶,我算了一下,大概有七八件事情,幾乎沒有一件事情是比較輕的。

但是都過去了,後麵我們還會碰上七件、八件甚至七十件、八十件,但是我想我們還得過去。

每次聽見外麵人講B2B、講阿裏巴巴同事,特別是在浙江、廣東、福建的企業家朋友,講起我們阿裏巴巴的員工,我真是覺得無比驕傲,我是真心感到驕傲。

剛才彭蕾說回到這兒有接地氣的感覺,我覺得真有地氣的感覺。B2B在我心裏麵分量非常重,在整個集團內部分量非常重,沒有B2B就不會有阿裏巴巴,沒有B2B,我們今天就不可能談“七劍下天山”,沒有B2B就絕對不可能有阿裏巴巴到今天為止最引以為豪的價值觀文化。正是因為B2B誕生了價值觀文化,使阿裏巴巴在最困難的時候仍然能夠堅持。

回到B2B,就感覺回到大本營一樣,但是心裏特別難過,來的時間太少,因為這五個月對我來講,也是非常艱難的五個月。今天我是專門回來參加這個會,我希望有一下午時間看看大家,聽聽大家,甚至一會兒大家提問的時候,抱怨都可以。

我幾乎每天都在內網上,每天上很多趟。看到B2B同事的回帖,我是特別感動,不管你說任何話,我都覺得你講的都是對的,因為講的是真心的話,因為這是一種信任,所以簡單。我還很少看見B2B同事上來以後亂說一通就跑掉的。

在我心裏麵,我想在阿裏巴巴所有的人心裏麵,B2B是一家非常偉大和了不起的公司,這不是恭維大家,我是真心這麼覺得。在今天這樣的經濟形勢下麵,小企業一塌糊塗,民營企業一塌糊塗,整個國際經濟形勢很糟糕,進出口貿易很糟糕的情況下,B2B還能夠堅持發展。

2007年上市是一種運氣,也是一種努力的結果,今年我們下市更是要魄力。在很多人挖空心思把自己拱上市的時候,B2B有魄力說我們下市了,這是需要勇氣的,而且花出了190億港元的代價,當然隱形代價更多。我想在座各位以及工作崗位上的所有B2B同事都鬱悶過、糾結過,我們到底怎麼了,我們為什麼要下市。

我相信糾結都存在,我也一樣,也很痛苦。不過,雖然這五個月我回杭州隻有兩三天時間,我看到1到6月份,

B2B的業績還是增長了30%多,很了不起。在這個社會上,在中國,在互聯網圈內,比我們掙錢的公司多得是,但是很少有一家公司真正把自己定位為服務小企業,所有的一切努力是去幫助小企業做出口,做內貿。

我們極有可能做得不夠好,客戶還是有很多投訴,我們的產品也做得很“爛”,我一會兒會解釋“爛”——我們不是不努力,而是我們的思想觀念停留在昨天。盡管這樣,因為我們的出發點,我相信我們還是贏得了客戶,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B2B在我心裏麵的分量非常之大,在所有人眼裏麵分量非常之大,從第一天起B2B就沒有做錯什麼,但B2B可以做得更好。

去年年底的時候,集團做了一個2012年人頭預算的計劃,大家知道整個集團預算要增加多少人嗎,說要淨增加8700人。我說不行,重新做一遍,結果變成我們要7800人。經過幾輪討論以後,他們問我到底想多少,我說200個人——前提是保持2012年集團所有的業務,營業額也好,利潤也好,各項指標翻一番。

他們說要翻一番,起碼8700人,我說就200個人。現在看來200個人,我們翻一番,還能多一點。

這說明我們進入了一個誤區,覺得業務要增加,必須加人。其實,阿裏巴巴的彈性還是非常大,200到8700,這麼大的彈性!

剛剛彭蕾也講了,200人估計還不一定用得完。我們問大家說整個阿裏巴巴集團明年要增加多少人,我估計沒人好意思說一千,最多也就是五六百號人。同樣這一批人,我們轉換了思想,轉換了一些方法,還能夠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