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透過參加飯局用意讀人心——同是赴局者,目的各不同(3)(2 / 3)

跟娛樂圈的某大嘴一樣,到處蹲坑挖料,然後再一轉身添油加醋地抖摟出去,有的沒的亂說一氣。在飯局上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嚴加防備,惹不起,躲得起,實在躲不開,就裝傻充愣,支支吾吾。總之,絕對不要被他套住,如若不然,就會吃不了兜著走。他今天從你這裏打聽到消息,明天就會用大喇叭進行廣播。如果是些無關輕重的話題,傳出去也不妨事,怕隻怕他會無中生有,添油加醋惡意傳播;如果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裏,追究起來,查出話風是從你嘴裏透出去的,那你可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第二種人就是專門的探子,找飯局就是為了刺探情報的。

這種人參加飯局有明顯的選擇性,並不是像前者那樣,不論什麼飯局,場場都去混。這些人都抱有各自的目的,有的人參加飯局,是為了探聽點商業機密,或是打聽點市場行情;有的人參加飯局,是為了謀取些有關個人升遷的信息;有的人,就是為了找相關人員探聽口風,預測航標……這些人在飯局上,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在席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耳朵。正因為他們有如此專注的精神,所以往往會收獲多多。

著名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你我是朋友,如果我們將彼此手中的蘋果進行交換,各自握著的還是一個蘋果。倘若我們將各自的思想進行交換,那麼,我們每個人就同時擁有了兩種思想。”

這句話,你一定不陌生吧?

沒錯,如今這句話幾乎被說濫了,但是詮釋飯局的溝通功能,沒有比這句話更合適的了。

交換思想,大家都多了一種新思想。這就是大家熱衷於四處找飯局的原因。在飯局中,你可以獲取到許多新的信息,了解到許多新的情況,所有這些,都可以拿來作為一種重要的參考資料。當你四顧茫然、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時候,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你進行清晰的定位,並指導你擬定下一步的行程。

被動無奈“陪”飯局者

世界上的事情就這麼奇怪,有人喜歡趕赴飯局,但是有的人正陷入苦惱之中。麵對鋪天蓋地的飯局,感覺無奈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煩不勝煩,卻又欲罷不能。

為了飯局,他們搭上了私人的時間,也搭上了自己的身體。有時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拚了命,也要陪到底。

我身邊有好多這樣的人,整天喝得五迷三道的,不知道的人,笑他們是酒罐子,罵他們沒出息。其實呢,喝酒有喝酒的難處,他們各自的心中都有苦衷。

上級召喚陪酒,敢不去嗎?

不敢。

有公幹需要陪酒,能退卻嗎?

不能。

求人辦事請人家喝酒,不喝行嗎?

不行。

類似這樣的飯局,不但非去不可,而且去了之後,還要舍命地喝,不喝就是不給領導麵子,喝少了,就是拆人家的台。

除了以上幾種“硬性指標”,還有其他的常規應酬,也是屬於不得不去的。比如說,親友的壽筵,朋友的婚宴,同學的聚會,同事的邀請……這些都是需要你親自到場的。人永遠不是為自己一個人活著的,這些飯局你不參加,就會得罪親朋好友,你敢無故缺席,就意味著你會遭到眾叛親離的報應。你想要親友和睦,隻能逢場必到,甚至不醉不歸。

像這樣整天喝來喝去的,自己的身體開始漸漸吃不消,胃炎、酒精肝、高血糖……隨著化驗結果的逐項超標,對飯局的厭倦心情也逐漸加重。不僅如此,由於應酬飯局占用了大量的私人時間,許多陪酒者經常徹夜不歸,或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個人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家庭生活也因此變得一團糟,父母數落,老婆埋怨,家庭關係日趨緊張。“喝壞了作風喝壞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這是飯局上流傳的一句順口溜,看似陪酒者的自我調侃,其實滿含著無奈,仔細琢磨,還透出了一股辛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