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實用的表達方式(5)(2 / 3)

“我什麼都可以做”,通常一個急於求職的人往往這樣說。其實這是最愚蠢的,說了也等於沒說。世界上決不會有萬能的人,而世界上也決不會有人相信你是萬能的。你不妨說出自己認為最擅長的工作,把自己的能力作一個扼要的介紹,使人對你的工作能力有一個了解。他如果不想雇用你,也許可以根據你的能力把你介紹到另一個地方。“什麼都可以做”這句話反使他無能為力了。

要使別人瞧得起自己,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無論目前生活如何困難,決不可露出乞憐的樣子。你可以謙遜,但決不可諂媚。當別人要聽你發表一點意見的時候,就應該用研究的,而不是自詡高見的態度說出來。不可僅是唯唯諾諾,使人覺得你低三下四。

當你談出你的能力,或當對方試探你的才智的時候,簡單地說明是必要的,但在發表意見時不可肆意批評別人的經營方法,更不可告訴對方你的計劃一定成功。這些話隻能讓對方來評價,而不是由你。說明你的能力而不流於自誇,得失利弊應該讓對方去評判,這樣即使你的見解與他不同,也不會完全失去雇用你的希望。

去拜訪一個人,把目的簡單地說出來之後,你就應該走了,即使環境容許你多留一會兒,也應該立即把話題轉到別處去。不可強迫對方要他給你一個肯定的答複,即使他自己有能力雇用你,也要給他考慮的時間。隻要讓他知道你的目的、你的能力、你的程度和你最低限度的報酬,以後的事讓對方去從容處置吧,不要囉囉嗦嗦地纏個不休,沒有人對這種事有長時間的興趣。

3.給自己創造機會

據說有一個人對商業廣告極有研究,曾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創造機會。他以求職的目的去拜訪一位大公司的經理。會麵以後他始終沒有把謀職的意思說出來,他隻是和經理談天。他巧妙地在談話中盡量把廣告對於商業的重要性和其運用的方法說出來。他舉了許多有力的例子,他的豐富的詞彙引起了經理的興趣。結果他沒有說出謀職一事,反而由經理主動請他替公司試辦設計廣告的事務,他的目的達到了。這就是僅憑一席話給自己創造機會的人。他有才幹,而且也會用巧妙的談話去找到發揮自己才幹的機會。

另一個青年去應征一家橡膠廠的工作,他對此業原是外行,但為了去謀職,他預先調查好了國內橡膠廠的產品的銷售市場,外國橡膠在市場上的比重,並對各地產品進行了比較分析。當他應征時,他對此業的研究使主持者大感興趣,在幾十位應征者中他獨占鼇頭,結果是不用說了,機會給他奪去了。

所以,準備一些使對方發生興趣,同時又能表現你的才幹的談話資料,往往能幫助你獲得成功。

4.應付顧客的要領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商店,當店員拿出商品讓他選擇時,十個顧客當中有九個要對商品毛求疵的。這種態度不外乎基於下列三種原因:一是表示自己有眼力(每個人有都自以為是世界上最聰明博見的);二是為要求減價找借口;三是嫌太貴了,以此作為不買的理由。

明白了這些原因,你就可以應付自如了。

一切做店主或店員的都應該明白,走進店裏來的無論什麼顧客,不管他的態度如何,脾氣大小,總是“上帝”,他是商店利潤的來源,隻要他進來就殷勤接待。一個店員的殷勤也不外三個目的:

一是希望能交易成功;二是希望他下次再來;三是希望他由於得到很好的接待而介紹其他顧客來。倘能如此,則生意必然興隆。

認識了顧客對商店的重要性,我們就應不惜以任何方式去贏得顧客。當顧客吹毛求疵時,你就知道應該如何去應付了。

一個良好的店員,他首先要有一顆同情心,他必須同情和理解顧客的弱點。同情顧客出不起高價,理解顧客希望減價的心理,是不是一定要做賠本生意呢?並不是。做生意要獲得合理的利潤,天公地道,不必隱諱。若對顧客表示同情,他自然也會同情你,那麼交易多半就會成功了。

當顧客對商品不滿意時,你先要了解他的目的何在。倘若他真的嫌品質不好,如你有更好的,就不妨再拿出來,有些顧客是不在乎價高的。如果沒有更好的,你就不妨動情地說:

“這質料確實不太好,因為最好的商品進價太高,所以隻好進這種貨了,不過一般還是說得過去的”。

這樣,顧客還能說什麼好呢?你已承認了他的眼力不差,如果他沒有非買更好的不可時,這筆交易是有把握成功的。

其次,倘若他誌在要求減價,你如不答應,就應立即取出另一種較便宜的給他看,同時不要忘記這樣說:

“這一種質料不相上下,但價錢卻便宜得多了,用起來還是一樣,大多數人都選這一種”。

你還可以加上一句:“其實,這些東西買太好的也大可不必,反正都是一樣可以用嘛”。

此外,如果是一種可靠的新牌子商品的話,你還可以告訴他,說新牌子商品因欲求多銷,故價錢較便宜,其實質料和老牌子差不多。顧客最普遍的心理是怕自己買不起高價而有失麵子,你這樣說不僅保持了他的麵子,還鼓勵他應該買價廉的,順水推舟,你還愁他不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