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2 / 2)

“普希金之於俄國文學,正如達·芬奇之於歐洲藝術,同樣是巨人。”曆史證明,這種論斷千真萬確。

作為藝術家的詩人,他既謳歌推動時代前進的重大事件,也謳歌生活和它的豐富多彩。”我重新歌唱幻想、大自然和愛情,/歌唱忠實的友誼,美好的人物……”(《致恰阿達耶夫》,1821)。多年的流放生涯,使他有機會接觸社會底層,也有更多的機會遊覽祖國河山,抒發自己的鬱悶的心緒。但同時他也繪製了一幅幅祖國山川的瑰麗的風景畫:廣大的鄉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靜靜的頓河,雄奇的高加索群山,自由喧騰的大海,南方迷人的夜晚,北方漫天的風雪……在它的作品裏,這樣的畫麵隨處可見。無怪當時就有人說,讀了普希盤的詩,俄羅斯人的壓抑的感情仿佛才得到了解放,俄羅斯人仿佛從普希金的詩中才以識了自己偉大的祖國,認識了祖國的美。這至少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的心態。

愛情的主題在普希金的抒情詩和長詩裏,占有一個很大的分量。

年輕的時候,他就把愛情看成一種神聖的感情。一八一四年他宣稱:

“當你陶醉於熱烈的愛情,/切不可將愛情的繆斯遺忘,/世上沒有比愛情更幸福的了:/一邊愛,一邊把愛情歌唱。”(《致巴丘什科夫》)一八一六年更進一步:“愛情對我的折磨我很珍重,縱然死也讓我愛著死去!”(《心願》)。因此,他的愛情詩總是那樣纏綿細膩。一見傾心的愛慕,長相思的痛苦,嫉妒的折磨,欲言又止的羞怯,絕望中的傾吐,回憶中的甜蜜等常人會有的感情,都恰如其分地化作他的優美動人的詩句。

一八二五年寫的膾炙人口的《致克恩》(“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一詩,常常作為他的愛情詩的代表為我國讀者反複誦讀。

在愛裏,他盡情地攝取人間的美;在愛裏,他真誠地尋找自己坎坷生涯的慰藉;在愛裏,他不斷地汲取創作的動力、生活的勇氣。實際上,自由、愛情、友誼、大自然,在普希金的詩裏,經常是同時出現的,並構成了詩人創作的整體,普希金博覽群書。他廣泛地閱讀了文藝複興時期、啟蒙運動時期大師們的作品,又把本國前輩大詩人看做自己的老師,因此,他繼往開來,汲取一切先行者思想和詩藝上的長處,融會貫通,獨辟蹊徑,“走自己的路”除了早期詩作還有些前人的影子以外,他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立足於現實生活,從民間文學汲取營養,不斷擴大語言的領域,運用各種詩韻,不斷豐富和發展俄羅斯詩園。他把俄羅斯濤歌中已有的書信體、浪漫曲、哀詩體、對話體等體裁形式,在新的時代的背景上,發展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他還寫了不少富有西歐和東方色彩的仿希臘詩、仿但丁濤、仿歌德詩、仿哈菲茲詩、仿占蘭經詩等、從橫的方麵向世界延伸開去,進一步使俄羅斯詩園蕩漾著世界詩園的氣息。普希金的詩,簡浩、準確、質樸、流暢、優美、和諧、豐滿、完整。音樂性史足他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有的評論家直接將他的濤稱作語言的音樂,將詩人稱作語i音樂家,說他的壽歌的描寫力和音樂性獲得了人世問藝術很少達到的統一,讓人感到極大的藝術的愉悅。

普希金一生共寫了八百多首抒情濤,本書從他的不同的創作階段中精選了二百首二首,它們多是俄國文壇流傳盯世的精品。同時我們還從近二百年米一代代畫家為普希金的詩篇所作的大量插圖中精選了大小插圖千餘幅,其中包括俄同著名畫家列賓等人的傑作。我們相信,經典作品配以精美插圖,定會給讀者帶來無盡的藝術享受。出版說明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社編輯出版了一套工程浩大的“世界文學名著文庫”,該文庫由200種圖書組成,比較全麵地反映了世界文學的最高成就。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我們本著“優中選精”的原則,從文厙中挑出一批最受讀者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這些名著係由冰心。楊絳、朱生豪等著名翻譯家翻譯,以優美流暢的譯文再現了原著的風格,並配以精美的插圖,稱之為“名著名譯插圖本”叢書。希望這套叢書成為人民史學出版社奉獻給廣大讀者的一份珍貴禮品。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