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最初的記憶(1 / 1)

這本來是一首詩的題目,有過一個草稿,後來弄丟了。艾青和蔡其矯看過這草稿,那是1978年8月同,我的痔疾剛做過手術,正在家裏休養,他倆一塊來看我;艾青當時還蟄居在北京西城的一個叫王府倉的小胡同裏,離我的住處不遠。我把近日在病床上整理或改寫的幾首詩請他倆當麵指教,其中就有這首《最初的記憶》。艾青欣賞《鷹的誕生》的幾行詩:“鷹的蛋,顏色藍得像晴空,上麵飄浮著星雲般的花紋……”他把這幾行念出了聲。

當他看《最初的記憶》時,我立在他身旁,說:“這首詩完全是草稿,很難寫好。”艾青說:“這隻是十夢境。”我說:“不是,是真的。”

記得《最初的記憶》,當時是采用散文詩的形式寫的,現在記得其中幾行:

記憶是一條彎彎曲曲的長河

隱沒在遙遠的永遠不能再進入的塵黴裏

它的源頭是母親一滴一滴的乳汁

在這幾行之後,還有不分行的幾百個字,我以童稚的心境寫到母親的大地一般寬厚的胸脯。詩寫了幾次,都沒有能定稿,這一生也許無法寫成了。但它的情境卻不是虛構的,今天我仍堅信那像夢一般的情景是真真實實的。

我從小受母親溺愛,斷奶之後,還不時要吮吸母親的乳汁。大約到了兩歲之後才真正斷了奶。我的眼前到現在還常常浮現出一個永遠磨滅不掉的場景:麥收時節,我家的院子成了鬧哄哄的禾場,幾個婦女揮動著鏈枷一起一落的有節奏地在打著麥子。空氣中飛揚著閃閃爍爍的塵埃和飛蟲似的光斑。母親全身飾滿了金色的光斑,坐在院子邊的麥秸上。我伏在母親壯實的胸上,吮吸一隻奶,還用手抓著另一隻,我咬痛了母親,母親狠狠地在我的屁股上打了幾掌,我號啕大哭。這一次大概就是我最後吃母親的奶,同時也是我一生的記憶的神聖的源頭。

與上麵說的那個情景,也許是同一個,場院上幾十婦女(其中有秀生大娘、喜生嬸嬸)逗我,逗我說了許多傻話。1947年冬,我寫過一首詩《愛》,前半節就是記的這個情景:

小時候

媽媽抱著我

問我:給你娶一個媳婦

你要咱村哪個好姑娘

我說:

我要媽媽這個模樣的

媽媽搖著我

幸福地笑了……

這情景我為什麼還能一直記得,一方麵當時的情景難忘(或許是母親那狠狠的幾掌起了作用),同時,當場逗我並且聽到母親和我對話的幾個婦女,後來常常拿這一段對話取笑我,使我非常的難堪。我長到十一=歲時,她們還嘲弄我:。你母親的模樣,世上隻有一個,休到哪裏控第二個?”還說,“你媽牙獠著,也好看?”“好肴,好看,好看!”我接連大聲地對她們喊叫十次八次。

有了上麵說的這些情景,最初的記憶,就沒有迷失,永遠閃亮在遙遠的塵霧裏了。雖然那情景永遠不能再進入,卻因為有了這點閃亮的記憶,使我直到老年還能遠遠地望到豈。最初的記憶己成為我生命的永恒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