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沒有自己的菜係,因為南北兼容。但這裏的臭豆腐倒是自成一派。白天最繁華的地段都會支著若幹個小車,燒著煤爐,鋪上鐵板,遇上工商城管就要一路地快跑。一個推車的中年婦女說自己一個月也能賺個千來塊錢,隻是要交的費用太多。現在武漢吉慶街的美食檔小有名氣,居然就開在老通城的旁邊。老通城的鬧市口有一棟樓,卻把最有利的第一層租了出去,可見其沒落。吹拉彈唱的人在吉慶街檔口遊走,有如回到舊社會某種場景,所以有個稱呼就叫“舊社會”。
關於地攤,武漢人有很多形象的叫法,比如撮短水、撮蝦子、挖地腦殼,都是。擺攤已成為一種很具普遍性的謀生手段。聞名全國的漢上街最早就是個大地攤,以街為市,以地為攤,最後達到1萬多個攤戶,經營商品6萬多種,日客流量15萬人之眾。
街道不很規則,這邊是高樓大廈,拐個彎可能就進了小巷。到處都是風風火火、咋唬著做小生意的人。有賣報的,賣熱幹麵的,賣衣服的,他們見縫插針的散布在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角落落,你不用擔心有什麼遺漏。還有武漢的麻木,北方叫蹦蹦車,也和做小生意的一樣,遍布武漢的大街小巷,隨便要去什麼地方,遠的叫輛“的”或者做公交車,近的攔輛麻木,麻木師傅肯定把你送到地方,收費也隻是2到3元不等。所以武漢的生活氣息很濃,很熱鬧,很方便。他完全沒有什麼小資。有外企,但那是工廠,不是管理人員出沒的地方。
武漢以前有許多的工廠,有有名的武鋼,各種紡織廠。而現在這些工廠都已經消亡了,偶有存在但也極不景氣,隻留下空蕩蕩的廠房。武漢地處中國的中央,我想如果是作為一個生產基地,他的交通是極為方便的,人力資源也很便宜。所以武漢重又有了許多新的工廠區,比如武漢經濟開發區、神龍汽車和一係列的汽配工廠外資工廠。
與其他地方的人相比,湖北人有個特征,隻要是湖北人認準了的事情,極舍得吃苦去做,頭懸梁,錐刺骨,但他們隻是為做事而做事,他們沉迷於這一個事情所帶給他的樂趣中,並沒有更進一步的野心,他們其實很單純。
池莉寫過一篇短文,說武漢的女人護夫,寫得很有趣。意思大致是說,兩個男人吵架,他們的女人一定會互相對罵起來,護著他們的男人。而且武漢的女孩很漂亮。這不是說他們天生就比北方人漂亮,她們愛俏,會打扮。也是池莉,好像說過,在武漢,你看著你前麵一個靚女,穿得極為好看,極為時髦。可是你細一看,一問,可能會發現她全身的衣服,絕不會超過200塊。她們打扮得極為豔麗,什麼顏色都敢穿,絕不像北京女子,就那麼幾種顏色來順搭配,灰暗一片。再加上可能是湖北的氣候濕潤,她們的皮膚都又白又嫩。一般的女孩比起北方的女孩塊頭也要小一些,個子稱得上小巧玲瓏。所以武漢的女孩是又辣又俏又會持家的,徐帆、伏明霞都是武漢人。
至於武漢人的性格,國人一般都記得“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說,武漢人的名聲似乎不怎麼樣。
這有點像上海人。不過,上海人名聲不好,是因為他們自視太高,瞧不起人;武漢人名聲不好,則是因為他們脾氣太大,喜歡罵人。
說起來,武漢人罵人的“水平”,大概算得上全國第一。在一些民謠裏,就有“武漢人什麼娘都敢罵”這一句。武漢市的“市罵”很多,最常用和最通用的主要是“婊子養的”(次為“個板馬”),使用頻率比咱們的“國罵”(他媽的)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