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延和殿上(1)(2 / 2)

辛棄疾心領神會,連忙答道:“相公說得極是。”又轉臉對著趙慎說道:“陛下,臣以為女真人有三‘無能為’,我有三‘不足慮’。”說到這兒,辛棄疾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似乎這樣可以更有力地發揮他的論點。“第一,表麵上女真人是占了不少土地,實際上很容易分崩離析。太平無事的時候,他們可以暫時糾合在一塊兒,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之間就互相爭權奪利,紛紛割據一方。在他們殘酷統治下的百姓,更是怨聲載道,人心思變。試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的情形吧!完顏亮率領六十萬大軍妄圖渡過長江,立馬吳山。那時,整個北方真是遍地烽火啊!開趙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縣)發難,魏勝在海州造反,王友直在河北舉起了起義的大旗,耿京在山東點燃了複仇的火焰。加上遼族的蕭鷓巴起事,女真的皇親葛王謀反,完顏雍又篡奪了王位,嗜殺成性的完顏亮在采石被我們虞相公打得一敗塗地之後,部下發動兵變,終於身死瓜洲:這不是女真無能為、咱們大宋不足慮的一個明證嗎?”

趙慎聽到這裏,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

辛棄疾接著又指出,女真貴族統治集團機構龐雜,開支浩大,平時壓榨百姓,還勉強可以支撐,一旦有事而有所需求,由於官吏貪婪如虎,賦稅十之七八被他們中飽私囊,人民受不了壓迫剝削,紛紛起來反抗,更促使它經濟困難,這是二不足慮。第三,女真的軍隊雖然號稱百萬,但從中原強迫征集的所謂“大漢軍”,祖祖輩輩被女真貴族逼得家破人亡,沒有一個不是怨憤滿腔,怎麼肯為敵人拚死賣命?而從沙漠征發的女真士卒,遠在萬裏之外,調集起來,非得一年時間不可,況且中途逃跑的為數也很不少,這樣的軍隊雖然龐大又有什麼戰鬥力呢?這是三不足慮。

“總之,”辛棄疾最後說道,“天下的離合,戰爭的勝負,常常取決於民心的向背。現在中原的百姓,在金人鐵蹄的蹂躪之下,真是怨恨到了極點,痛苦到了萬分,憤怒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這樣殘酷壓迫人民的政權,除了覆亡以外,難道還有別的下場嗎?!”辛棄疾用斬釘截鐵的鏗鏘語調,結束了這一段議論。

趙慎憂鬱的眼裏閃出了一點亮光。顯然,辛棄疾赤誠的愛國熱情感染了他,謹嚴的邏輯力量抓住了他的心。但一想到符離之敗的往事,他的目光又慢慢暗淡下去,沮喪地歎息道:“卿雖講得有理,但從曆代興亡的史實來看,南北兩方似乎自有定勢,天命如此,恐怕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啊……”

辛棄疾正在考慮辯駁的措辭,一名內侍輕輕走了進來,低聲奏道:“曾總管在殿外候駕。”

趙慎臉上露出欣喜的微笑,問道:“是曾覿(音敵dí)來了?”

“是,陛下。”內侍恭謹地回答道。

趙慎點點頭:“叫他進來。”

不一會,曾覿畢恭畢敬地走進了延和殿。這是一個既矮又瘦的老頭。他的頸項骨仿佛是由銅絲串聯起來的,上麵架著一顆微微向右傾斜的腦袋,不時晃動著,顯露出一副令人作嘔的諂媚神態。他一見到趙慎,便立即匍匐在地,山呼萬歲,矯揉造作地奏道:“浙江東路副總管臣曾覿謹奉陛下旨意,寫了一首《蝶戀花》詞,現特呈獻,恭請禦覽!”一邊說,一邊從袖口裏摸出一張粉紅描金花箋,雙手舉過頭頂,誠惶誠恐地獻給趙慎。趙慎親昵地笑道:“起來,把卿的新詞念給朕聽聽吧。”

曾覿受寵若驚,爬起身來,眨巴著眼睛,晃動著腦袋,捧起那張花箋,就用尾腔很長的中州音朗吟起來。每吟一句,就抬起他那雙鼠眼,偷偷地向趙慎望一下,希望得到主子的讚賞。

趙慎麵帶笑容地聽曾覿念完,連聲誇獎道:“好詞!好詞!‘禦柳風柔春正暖,紫殿朱樓,赫奕祥光遠。’這幾句不但寫出了宮苑的春景,也表達了卿對朕的一片忠心。‘萬歲千秋流寵眷,此身欲備昭陽燕。’卿莫心急,朕不會老讓你放外任,就要召喚你這隻聽話的燕子回到朕身邊來的!”

“謝陛下的恩典!”曾覿兩膝一屈,又趴在地上叩了一個響頭。

趙慎笑了一陣,似乎才從恭維的陶醉中蘇醒過來,指著辛棄疾說道:“喏,他就是建康通判辛棄疾,也是一個填詞的高手,認得嗎?”

曾覿這才好象發現延和殿上還有其他人。他向虞允文打了個拱,又斜著鼠眼打量了一下辛棄疾,拱拱手,假惺惺地說道:“久仰!久仰!早聽說足下‘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的大誌,又耳聞足下‘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的愁思,今日能夠相遇,高興極了!高興極了!”

辛棄疾打心底裏討厭這個善於逢迎而且一向主和的無恥文人,隻是礙著趙慎的麵子,不好發作,便語帶譏諷地說道:“多承誇獎,很不敢當。曾總管那種歌功頌德、雍容典雅的詞章,真是精妙絕倫,前無古人。無奈小弟不才,實在難以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