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壯心不已(1)(3 / 3)

陸遊轉慍(音運yùn)為喜道:“老弟真是壯誌依舊,寶刀未老,我就在家裏等待你的好消息了!”

兩人接著對北伐的謀略暢談了一番,一直到月亮升起,辛棄疾才告辭回去。

這年年底,趙擴召辛棄疾入朝征詢軍國大計,臨行前,辛棄疾特地趕到三山去向陸遊告別。

陸遊得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他對辛棄疾說道:

“此次老弟被召入朝,想來皇上和相公必有北伐之意。希望老弟奮其智勇,全力以赴,不辜負國家的重托!”

辛棄疾說道:“‘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是您老《書憤》詩中的名句。每當我讀到這兩句詩時,總恨不得在大雪紛飛的夜晚,乘著高大的戰船,從京口渡過長江,在瓜洲登岸,去消滅金兵;也向往著有朝一日,跨上披著鎧甲的戰馬,率領大軍衝出大散關,去收複中原失地。八十年了,中原淪陷巳經整整八十年了,中原的百姓是多麼盼望著王師北伐啊!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為國前驅,就是粉身碎骨,馬革裹屍,也是心甘情願的!”

陸遊歎息道:“可惜我已經老了,八十歲的衰翁雖然還有殺敵的雄心壯誌,卻已無力彎弓騎馬,隻能做做‘鐵馬冰河’的好夢了。真正橫刀躍馬,馳騁沙場,就得看老弟你囉!現有長詩一首送你,以壯行色!”說罷,取過筆墨紙硯,當場揮筆寫了一首七言古詩,送給辛棄疾。

辛棄疾恭恭敬敬地接過來吟誦一遍,說道:“前輩對我的鼓勵,我實在不敢當。”因為陸遊詩中有“稼軒落筆淩鮑謝”、“但令小試出緒餘,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稱讚辛棄疾寫的詞章超過南北朝時的著名詩人鮑照、謝靈運,誇獎辛棄疾具有非凡的才能,隻要小試牛刀,就足以超過千古的英雄豪傑了。

陸遊嚴肅地說道:“我這決不是過分誇獎。我隻是希望老弟忘卻二十多年來被排擠這一不愉快的往事,把深仇積憤集中在金人身上,將全副精力投入到北伐的大業中去!”

“是。我一定按照您老的告誡去做!”辛棄疾虔誠地說道,“您說‘中原麟鳳爭自奮,殘虜犬羊何足嚇。’真是對極了!被金人長期奴役的中原英雄豪傑,確是無時不在奮起反抗,隻要咱們做好充分準備,一旦出師,他們肯定會起來響應的!金人不足畏懼,咱們必然能夠取勝!”

一二0四年正月,趙擴在便殿召見了辛棄疾。太師韓侂胄也在場。

賜坐以後,趙擴開口道:“今天召卿前來,不為別的事。韓太師準備興師北伐,以雪本朝近百年的奇恥大辱。卿是力主抗戰的元老,在這個時候,必能貢獻良策,不負朕望。”

辛棄疾說道:“金人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出師北伐,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據臣所知,金人內部互相爭權奪利,中原赤地千裏,百姓無衣無食。由此可見,金人的失敗,是指日可待的。希望陛下召集所有主戰派的元老大臣,把這一重任付托給他們,做好一切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就一鼓作氣,收複中原,統一全國!”韓侂胄大喜道:“金人年來被蒙古族所擾,屢戰屢敗,兵力日衰,財庫日竭,這正是咱們大舉北伐的極好機會。剛才辛侯的意見,和我不約而同。北伐大計,就在今天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