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人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
摘自《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
(二)
“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後麵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
轉引自《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
摘自《聽取聶榮臻同誌彙報十年規劃時的講話》(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三)
“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要有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
摘自《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工人階級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幹部的隊伍,必須有自己的教授、教員、科學家、新聞記者、文學家、藝術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隊伍。這是一個宏大的隊伍,人少了是不成的。”
摘自《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一九五七年七月),轉引自《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知識分子同工農群眾結合”。
摘自《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五七年三月)
〔實行領導幹部、工農群眾、科技人員〕“三結合”。
摘自《中央批轉鞍山市委關於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的批語(一九六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摘自《在八大二次會議代表團長會上的講話》(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八日),轉引自《毛主席論教育革命》(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要鼓舞全國的工人、農民、新老幹部、知識分子〕“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奮敢想、敢說、敢做的大無畏創造精神”。
摘自《關於編印科技發明家小傳資料的批示》(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八日)
(五)
“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
摘自《人民日報》(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政治和技術的統一”。
“又紅又專”。
“一方麵要反對空頭政治家,另一方麵要反對迷失方向的實際家”。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保證,它們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統帥、是靈魂。隻要我們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為一放鬆,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就一定會走到邪路上去。”
摘自《工作方法(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轉引自《毛主席論教育革命》(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六)
“理論和實際統一”。
摘自《改造我們的學習》(一九四一年五月)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
摘自《實踐論》(一九三七年七月)
“實踐——理論——實踐,不是理論——實踐——理論”
摘自《會見李政道的談話》(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日)
“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製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係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