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人入關至清末民初,中國皮影藝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很多皮影藝人子承父業,數代相傳,能人輩出。無論從影人造型製作、影戲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講,都達到了曆史的巔峰。很多官第王府豪門旺族鄉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製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皮影戲班也比比皆是。一鄉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台唱影。連本戲(連續劇)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台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在這一曆史時期,河北灤州皮影異軍突起,其影響波及全國。灤州皮影後來在隸屬灤州管轄的樂亭縣興盛起來,所以又有“樂亭影”之稱。它的創始人是灤州安各莊人黃素誌,他精通繪畫和雕刻,喜愛流行於民間的“大影”(古典影戲),在業餘時間潛心研究並改進“大影”,後來他用羊皮製成了經久耐用的皮影人。現在的“唐山皮影”即為灤州皮影的後裔。“隔帳陳述千古事,燈下揮舞鼓樂聲。奏的悲歡離合調,演的曆代奸與惡。三尺生絹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就是這一民間藝術的真實寫照。
18世紀天主教傳教士把中國皮影介紹到法國,1767年曾在巴黎劇場做過表演,後來又傳入英國倫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德國大詩人歌德曾於威藍博覽會上介紹中國皮影戲,1781年他曾主持過以德國故事為內容的皮影演出。法國的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稱中國的皮影戲為電影的先驅。
然而,中國皮影藝術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它曾曆經風雨劫難,起落興衰。清代後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的黑夜場所聚眾起事,便禁演影戲,甚至捕辦皮影藝人。皮影藝人還曾受清末白蓮教起義的牽連,被以“懸燈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於是當時嚴緝影戲藝人,迫使北京城內的影戲班子全部解散。嘉慶帝曾五次頒詔禁戲,令燒毀戲箱,驅殺藝人。直至1821年道光即位後,影戲在全國才漸漸恢複起來。日軍入侵前後,又因社會動蕩和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致使盛極一時的皮影行業萬戶凋零,一蹶不振。
解放後,全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扶持下,又獲新生。從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全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彙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頗有成果。但到“文革”時,皮影藝術又遭“破四舊”的曆史劫難。十年浩劫,使廣藏於民間的皮影藝術毀失殆盡,傳藝斷代。改革開放後,皮影戲瀕危的處境開始扭轉。傳統文化雖有複蘇的社會環境,但在當代影視音響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娛形式的衝擊下,皮影戲的瀕危處境仍難扭轉。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創新,要使皮影藝術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才能使皮影藝術走出低穀,重展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