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皮影的流派(1 / 2)

中國影戲在北宋的興起和發展,與當時的商業交通貿易發達以及整個社會都沉溺於對現實物質的享受和世俗的追求有著密切關係。影戲也隻有在這種經濟發達、崇尚享樂、民藝繁榮的社會環境中才能迅速發展起來。北宋的都城是曆史上中國影戲最早的繁盛地,也是中國各地影戲廣泛流傳的發端之處。此種繁盛持續到北宋末年都城被金兵攻陷,影戲藝人開始四處流散,從此在各地紮根繁衍,後來逐漸在全國形成了三個大區域性流派:北方皮影(河北、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的皮影)、西部皮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青海等地的皮影)和中南部皮影(中原地區及其以南地區的皮影)。各地的皮影都各具特色,具體叫法也不盡相同,在陝西稱為“影戲”、“影子戲”;河南稱之為“驢皮影”;河北稱之為“灤州影”;江浙一帶稱之為“史”;廣東稱之為“紙影子”;四川稱之為“燈影戲”;福建稱之為“抽皮猴”;甘肅稱之為“牛皮娃”,還有“土影戲”、“紙窗影”、“紗窗影”、“照條兒”等稱謂。以下簡單列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皮影,加以管窺。

陝西皮影:在陝西又叫“影戲”、“影子戲”,幾乎遍及陝北、陝南及關中各地,鄉紳官府家和平民百姓家均有不同規模的影箱。民間影箱雖小卻也行當齊全,多能湊出十出戲來。陝西皮影有東、西、南三路,影人形製大小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樣。東路一派主要在鹹陽以東、華縣、華陰、渭南、大荔一帶,以碗碗腔皮影為代表。其影人形製小巧,約28厘米左右,男性角色多豹頭深目,女性角色則妖媚秀麗。西路一派分布在鹹陽以西的寶雞、隴縣一帶,以弦板腔皮影為代表。影人形製較大,約40厘米,頭臉多刻通天鼻梁。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製介乎東西路之間,一般約24厘米左右。

山西皮影:興於清代,分南路和北路兩派。南路即晉南皮影,分布在侯馬、運城、臨汾、新絳、曲沃等地,造型受陝西東路皮影影響,影人高約33厘米,裝飾性強;北路即晉中皮影,分布在孝義、文水、廣靈、靈丘、渾源、代縣等地,影人造型和演出風格受北京西城派皮影影響,早期用紙糊舞台,後改用紗蒙舞台。山西皮影製作多用小口齒母牛皮,選料考究,不用病死或老牛皮。唱腔在不同地區采用上黨梆子和秦腔。傳說中山西皮影的鼻祖是黃龍。黃龍是殷紂時人,“封神榜”上的十二門人之一,一次守城戰中,他設空城計,用紙糊城門,內懸明燈晃動影人,外敵認為城中兵多將廣,懼而遁逃。後人把這當成是山西影戲的開始。影戲藝人過去供奉黃龍,把他尊為影戲之祖。

浙江皮影:又叫“皮囡囡”、“羊皮戲”。在年節和民俗活動時演出,名目繁多。為祈求蠶桑獲得好收成,要演“蠶花戲”;村中發現有偷盜行為,查獲後要罰款並演“禁格戲”,內容為《封神演義》、《西遊記》等;求神拜神要演“還願戲”;造屋上梁要演“上梁戲”;各種名目的迎神賽會要演“神戲”;小孩過周要演“周歲戲”;結婚要演“暖房戲”。浙江皮影在造型上很少雕刻,人物五官和服飾多由鮮豔色彩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