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皮影戲的造型類別(1 / 3)

大多數影戲班子都保留有較為完整的戲箱,其數量和價值都相當高,一般一個完整的皮影戲箱至少要有七八個包冊,多者可達十幾個包冊,約有五六百個皮影,老箱子還有超過千件的。就是技藝高超的線匠,也得需要三至五年方能刻出一個完整的戲箱來。皮影的包冊有頭茬、身段、馬靠、桌椅、布景大片、道具花石、朵子、站堂鑾駕以及轎車、鑾輿、神怪、戲片等。每個包冊又可細分許多類別,下麵僅就頭茬、身段、襯影道具三部分造型類別為主作一些簡單介紹。

(一)頭茬

頭茬分為生、旦、大、淨、醜等等。頭茬越多,說明影人角色越齊全,演出劇目越豐富。影人的頭茬即頭部造型分為臉譜和頭飾兩部分。

雖然皮影戲對行當的稱呼有著地域性習慣的差別,但總的來說與戲曲行當接近。各行臉譜造型豐富,各有千秋,以人物麵部最為精美細致和考究。

“生”是飾演青少年男性人物的一類角色,是從書生、生員、後生等各階層的社會人物中概括而來的。就造型來說,生行分五分側麵臉,直線臉條,除五官外全部鏤空,以白描的筆法顯示臉型。眉毛向上曲挑,俊目居於麵部正中,眉、眼都是十分造型,小口上挑,額尖鼻直,黑白對比,造型俊美。加上服飾,文生溫文爾雅,書生氣十足;武生威武英俊,尤其是將帥人物,配上盔鎧旗靠,雄姿英發,頗有大將之風。“髯”是老年生角的叫法,老生與生角的普遍形象一致,唯一區別在於這些角色都有長髯,髯角的稱謂來源於此。

“旦”是飾演中青年婦女的角色,以青年婦女為主。這類角色大多為細致媚麗的人物,她們年輕嬌小,唱腔細語柔聲。旦分文旦、花旦和刀馬旦三大類,造型與生行一致,隻是上額稍向前曲,這是考慮女性額骨比較明顯,上額又較男性後依的生理特點而做的微妙處理。另外小行人物多留有劉海又佩戴耳環,既能與男性相區別,造型上也顯得俊美妍麗。

“大”是其他劇種裏的大花臉、大奸臣的白麵和黑頭人物。他們的造型都是大眼、濃眉。尤其白麵都是大眼奸臣類人物。大行人物黑、紅、綠、白臉都有,大多數是滿須(也有少數蛇髯的),豹頭環眼,禿額鷹鼻,連鬢滿須,眉節凝聚,咬肌下沉,凶相畢露,極盡奸態。綠臉的用陰刻留麵造型,掃帚擰眉,耳毫縱豎,虯髯或長或短,豹頭環眼,巨齒獠牙,綠臉紅發,對比強烈,性格鷙猛,形象怪異。紅臉的刻線留麵造型,蠶眉滿須,朗目大眼,高額平鼻,形象寧靜,性格憨厚。黑臉的陰刻造型,重眉環眼,修長滿須,形象肅穆端莊,性格剛直不阿。大行造型總的看來像神像裏的山神、閻君,也像紙紮裏的“開路鬼”,他的造型與廟堂等民間美術有很大關係。

“淨”分為毛淨和紅淨。“毛淨”是粗獷、鶩猛的中青年男性人物,多性格毛躁,又多為青年稚嫩人物,故稱這類人物為毛淨。毛淨相當於其他劇種裏的二花臉,是大行的年輕人物,分黑、綠臉兩類,粗眉環眼,高額平鼻,嘴角微翹,帶有青年人的猛勁,含有一股稚氣,既粗獷又英俊,這類人物頗有個性。“紅淨”都是忠烈人物,造型鳳目蠶眉,紅麵肉臉。紅代表赤誠忠貞。紅淨包含老中青人物,都是正麵角色。

“醜”角多數采用陽刻留線造型,額骨和鼻骨之間有像真人一樣的內向彎曲,笑眉笑眼,有豆皮形狀的上下眼瞼,嘴撇牙吡,喜相造型十分滑稽風趣。花生也有陰刻造型的,臉色賦以淡紅色,用分染著色,很有立體效果。這些人物屬下層人物角色,藝人們常把他們的形象畸形誇張化,這類形象可算中國人物畫裏最早的漫畫了。醜角人物造型是在真人形象的基礎上誇張創造出來的。

與戲曲行當不同的是,皮影戲的臉譜還包括一些神仙鬼怪的臉譜,這是個很龐雜的雕刻行當,多以擬人的手法造型。為了感觀明確,他們都有固定的程式。神仙、聖母、仙女多戴蓮花、樹葉圖案,這主要表示他們常在深山中修煉。神、佛人物多戴五佛冠或蓮花聚頂,道教人物多戴道士八卦巾。妖怪人物為使觀眾看清個性,頭上常戴以象征性物種造型。如妲己頭上有一隻狐狸的造型,這一象征性頭飾把她狐狸精的身份暴露無遺。在一些神怪異靈的形象中,還有著不同的裝飾手法,如螃蟹精的造型是在頭頂上附著一個蟹形,而蛙精卻是將蛙形與臉譜結合在一起。這些寓意性的造型,在配合內容的同時也滿足了觀眾的美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