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臉譜造型上,作為戲曲人物的皮影人,其形象的塑造除受宗教壁畫和宗教雕塑的影響外(戲曲臉譜亦受到同樣的影響),與各地方傳統戲曲臉譜亦有非常直接的聯係。如同傳統戲曲一樣,皮影戲中的角色也分生、旦、淨、醜諸行,不同的角色由於身份、年齡、性別的區別,又有不同的譜式和紋樣。首先,它們都具有美化和裝飾作用,把線、形、色有機地按照一定規律組織成裝飾性的圖案,達到美化的效果,並且雖以生活為依據,卻做出頗為大膽的誇張。第二,它們都注重強化角色的性格或心理特征。如皮影人物特定設色的象征意義“黑忠、紅烈、花勇、白奸、空正”等就與戲曲臉譜基本相同。這些紋飾、色彩帶有或褒或貶的寓意及一定道德儀禮的觀念和意義。第三,它們都反映了創造者及觀眾的心理狀態,烘托和渲染氣氛,皮影戲中影人的服裝、道具也都借用了戲曲中人物服裝、道具的樣式。皮影戲與戲曲所不同的是,由於影人受側麵形象的局限,臉譜紋樣線條有空麵陽刻和實麵陰刻之分,也不能像戲曲那樣按照譜式進行正麵勾描。然而這種限製並沒有使影人形象簡單化,反而使它具備了自身特點,形象更概括、更鮮明。另外影人身段及皮影戲中的道具又吸收了民間木刻畫、剪紙等藝術風格,形成了它獨有的形式美的藝術魅力。
在音樂唱腔上,皮影和地方的戲曲有著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係。比如說,環縣道情皮影是一種以說唱形式為主的民間小曲,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表情達意的民間小調,屬曲藝範疇。據考證,環縣道情起源於漁鼓道情,最初在道教聖地興隆山廟會上演出,隻有漁鼓、簡板幾種樂器。後來逐漸流傳民間,後經民間藝人的長期實踐,吸收了環縣當地音樂營養,增加了四弦、甩子等樂器,整理完善了道情的曲牌板路,並改編、增加了故事情節。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而代表甘肅風情的劇種——隴劇藝術,正是以環縣道情為正宗。環縣民間道情皮影戲班成立已有三百多年曆史。1959年,甘肅文化部門依據環縣道情的形式編排的大型古典曆史劇《楓洛池》進京參加了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1960年1月,甘肅省委、省政府將環縣道情正式定名為“隴劇”。這就是在皮影戲的音樂唱腔基礎上“老樹”開出的“新花”。
作為一種民間戲曲,皮影戲的劇本和唱詞,多是民間藝人自己編寫或從當地劇種中移植而來,例如取材於傳統戲曲的《天仙配》、《封神榜》,取材於《西遊記》的《盜寶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雖是同樣題材,皮影演來卻是別具特色。更有許多獨有劇目,既非地方戲曲所有,也非地方戲曲所傳。從流傳下來的皮影戲劇本可以查出,有不少影戲已演變成為戲曲劇目了。當然,各地的影戲也從地方戲曲中吸取營養補充自己的劇目,隻是演出的形態有所不同。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常疑現在的戲文,動作態度和畫臉都與古代影燈戲有關。”可見,皮影戲與中國戲曲文化的關係源遠流長,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三)皮影藝術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