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認識人體(一)(1 / 3)

健康格言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冷飯不入口,晚飯減三口,

豐收靠勞動,健康靠運動,

鍛煉是靈丹,衛生是妙藥。

五官

口腔

口腔是由上、下唇向內至咽喉之間的一段空間。由上、下兩列牙齒緊密、連續地排成彎曲的弓形,稱為上、下牙弓。再向內,上齶呈穹隆狀。下牙內方是舌和口底。除白色堅硬的牙齒外,口腔內均被粉紅色的黏膜所覆蓋。舌表麵的黏膜上有特化的味蕾,人們可感受酸、甜、苦、辣、鹹味覺。

乳牙與恒牙

人的一生總共有兩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稱為乳牙列,是由20顆乳牙排列而成。從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萌出完畢。自6~7歲至12~13歲,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繼乳牙脫落後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後再無牙替代。一般人恒牙數在28~32個之間。

牙齒的外形

每一個牙齒可分為牙冠、牙根和牙頸三部分,暴露在牙齦外麵的部分叫牙冠;嵌在牙槽骨內的部分叫牙根;冠和根之間的連接處叫牙頸。牙的形態與該牙的功能是相互適應的,因此可以分為四類:

切牙形態比較簡單,正麵看呈鏟形,側麵看呈楔形,隻有1個牙根。人類有上、下、左、右中切牙和側切牙共8個,主要功能是切斷食物。

尖牙俗稱犬齒,位於口角處,牙冠成楔形,有一個突出的牙尖,以便穿刺和撕裂食物。一個牙根,很粗壯。人類有上、下、左、右共4個尖牙。

前磨牙又名雙尖牙,牙冠立方形,有一個咬合麵,一般為雙尖,有協助尖牙撕裂及協助磨牙搗碎食物的作用。牙根扁,1或2個牙根。人類有上、下、左、右第一和第二雙尖牙共8個。

磨牙位於牙列的最後,牙冠呈立方形,咬合麵寬大,其上有4~5個牙尖,溝、窩、尖脊多,結構複雜,便於磨細食物。一般上磨牙為3根,下磨牙為雙根。人類有上、下、左、右第一、第二和第三磨牙共12個。

牙齒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

牙齒的最外層包有半透明、致密堅硬的牙釉質。牙根的外層則包有白色致密的牙骨質。牙釉質與牙骨質的內層是略呈象牙黃色的牙本質。在牙體的中部,有一個與牙體外形相似但顯著縮小的空腔,為髓腔。髓腔在牙根部顯著縮窄成管狀為根管。髓腔裏麵充滿了牙髓,即“牙神經”。牙髓主要為牙髓神經、血管和淋巴管,它們通過根尖孔與牙槽骨內的神經、血管相連,給牙提供營養。牙髓受到激惹或有病變時會產生不適的感覺,甚至發生劇烈難忍的疼痛。

乳牙萌出時間

上頜(月)下頜(月)

乳中切牙8~126~10

乳側切牙9~1310~16

乳尖牙16~2217~23

乳第一磨牙13~1914~18

乳第二磨牙25~3323~31

恒牙萌出標準時間

上頜(歲)下頜(歲)

中切牙65~86~7

側切牙75~1068~85

尖牙11~1395~125

第一雙尖牙9~1295~125

第二雙尖牙10~1310~13

第一磨牙6~756~7

第二磨牙115~1411~135

第三磨牙17~2117~21

不能老用鹽水漱口

當口腔有異味或牙齦發炎時,大家喜歡用鹽水漱口。但臨床調查發現用鹽水漱口後,細菌反而比清水漱口更易繁殖。因為鹽水將細菌殺滅時也將口腔黏膜破壞了,而黏膜具有防禦細菌生長的作用,所以細菌很快就繁殖了。因此無論用清水還是用鹽水漱口,可暫時減少口腔細菌的數量,但不能真正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偶爾用鹽水漱口可以,長期應用則對身體無益。

口腔中的口水從哪裏來?

人的口腔中有三對大的唾液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以及無數分布在口腔舌、唇、頰、齶等黏膜下的小唾液腺。口水是一種透明的黏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正常成人每日口水分泌量為1000~1500毫升。唾液具有濕潤口腔黏膜、幫助消化、清潔口腔、殺菌和抑菌作用。

眼睛

眼睛是“自動照相機”,它前麵的角膜和晶狀體就像照相機鏡頭前麵保護鏡和鏡頭的凸透鏡,後麵的視網膜是眼睛的光敏感部分,就如同照相機的底片。每個人從外界獲得的知識中,約有90%是通過眼睛收集的。

人的眼球呈球狀,藏在眼眶內,前麵突出,後麵有神經和血管出入,周圍有6條眼肌附著,使眼球能向各個方向轉動。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內膜和內容物等組織。眼球壁由3層膜組成,外層纖維膜由前1/6透明彎曲的角膜和後5/6不透明的白色鞏膜組成,鞏膜能維持眼球的形態。結膜是一層透明的薄膜,它覆蓋在白眼球(鞏膜)的表麵。當受到刺激或感染時,結膜會變紅,稱為結膜炎,俗稱“紅眼病”。中層血管膜包括前部虹膜(眼睛有顏色的部分)、中部睫狀體和後部脈絡膜,虹膜中心形成一個圓孔,稱“瞳孔”。瞳孔如同照相機鏡頭的光圈;眼睛通過調節瞳孔的大小調節進入眼內的光線量,以便使視網膜獲得正確的“曝光”,形成清晰的物像。內層為視網膜,能彙聚光線和形成圖像。眼內膜有前房和後房,內充滿房水。眼內容物包括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三者均透明,具有折光作用,與角膜一起共稱為屈光介質。眼內容物是眼睛視物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來自物體的光線通過它們到達視網膜,視網膜將光刺激轉變為神經衝動後,由視神經傳遞到腦,產生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