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達賴時期,西藏為噶瑪地方政權統治時代,由第巴管理政事,噶瑪地方政權和藏巴汗對當時流傳很廣的黃教采取壓迫摧殘的政策,發動了反黃教運動,致使五世達賴不得不避往山南。黃教受噶瑪噶舉的極力壓迫,不得不采取對抗辦法。1641年,五世達賴派人赴青海密招固始汗率兵進藏,推翻了噶瑪地方政權的統治,建立“噶丹頗章”政權。政權建立之時,正是明朝末年,明王朝即將崩潰,為爭取中央王朝的支持,加強和中央王朝的聯係,五世達賴決定和在東北盛京建立的清朝政府建立聯係。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帝即位,即派人入藏邀請達賴喇嘛進京。
1652年正月,五世達賴在清朝官員的陪同下率隨行三千人,自西藏啟程,前往內地。1653年,五世達賴到達北京。順治帝在南苑會見五世達賴,賜坐、賜茶、賜宴,待以殊禮,當天由戶部撥供養銀九萬兩。五世達賴在北京停留了兩個月後,向順治帝提出返藏的請求,順治帝當即允許他返藏。當年5月,五世達賴達到代噶時,順治帝派出官員,攜帶滿、蒙、藏、漢四體文字的金冊、金印趕到代噶,正式冊封五世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
五世達賴返回拉薩以後,以內地帶來之金銀,在前後藏各地新建了十三座黃教寺院,稱為“黃教十三林”。同時,又給全藏所有黃教寺廟規定了常年居住的僧數、製定了黃教大小寺院的體製,如寺廟內部的組織機構,僧官的任免製度,喇嘛的學經程序,寺內紀律儀式等等。五世達賴到了晚年,專心著作經典,其著作共有三十餘卷,而且傳播甚廣。1682年,在布達拉宮病故,享年66歲。
十三世達賴時期,中國正處於清末民國時期,國家力量弱小,內部紛爭不止,外部勢力,特別是英國極力引誘西藏獨立,從而控製西藏地區。在內憂外患中,十三世達賴執政長達38年,一生堅忍卓絕,領導過西藏人民抗擊英帝國主義的侵略以及反對清廷的民族壓迫政策的鬥爭,晚年積極致力於改善同中央的關係。
1930年春,國民政府文官處女官劉曼卿受中央派遣經雲南麗江、中甸進藏,拜見了十三世達賴,十三世達賴兩次接見劉曼卿,向她表達了自己希望中國統一的想法,十三世達賴說:“我最希望的是中國真正和平統一,英人對我確有誘惑的打算,我知道國家的主權不能丟失,西藏地方政府和英國政府的性質不同,兩地的習慣也不相容,所以西藏地方政府曆來和英國是假意周旋,從來沒有將西藏任何權利給予英國政府,中國隻要內部團結一致,西藏問題是不難解決的。都是中國領土,不分你我,如果以武力相威脅,兄弟之間相互爭鬥,這是很不值得的事。”據劉曼卿記述,十三世達賴談話時,態度異常凝重,可以看出他不願接受英人控製,也絕不願意落入英國圈套的明確意向,其傾心中央的態度也是十分明確的。
十三世達賴畢生勤於著述,他的佛學造詣精深,曾撰述過數部經典論著。同時他又非常勤政,他是自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以來,對西藏地方政教合一製度起到有力推動作用的一位統治者。他多次整頓嘎廈政府,以期提高辦事效率,並且為重振各大寺院業已鬆弛的儀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而在全藏僧俗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的圓寂令廣大藏族同胞悲痛至極,人們發出了“眾生無所依托”的悲歎!
正是由於這兩位活佛在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推動西藏的發展,鞏固西藏與中央關係方麵做出了卓越貢獻,所以才得到人民愛戴和認可,在他們圓寂之後,給予崇高的待遇。
·為何不見“情歌聖手”六世達賴
在布達拉宮中唯一沒有靈塔的是“情歌聖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隻在布達拉宮內保留了一尊他的塑像。在上師殿正中供奉的是格魯派宗師宗喀巴的塑像,兩旁為六世至十二世達賴喇嘛的塑像,北側麵容清瘦、書生模樣的塑的就是六世達賴。為什麼這位達賴喇嘛沒有靈塔呢?
倉央嘉措是西藏曆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既是聲名顯赫的第六世達賴喇嘛,又是一位不守宗教戒律、大膽追求愛情生活的普通人,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他出生在藏南門隅地區的一戶貧苦農民家裏,傳說他放過牛,還到藏區做過生意。他的一生是短暫而坎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