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尊公主左右為難之際,鬆讚幹布察覺到了事情的微妙之處。一天,鬆讚幹布請赤尊公主出來散心,兩人並肩騎馬,一路說笑。當鬆讚幹布問起建寺情形,赤尊公主麵有難色。鬆讚幹布拿起公主的手,從上麵摘下一個戒指,對公主說:“這樣吧,我將戒指拋向天空,它在哪裏落下,就在哪裏建寺,讓上天決定吧!”聰明的赤尊公主也明白了國王的苦心。結果,戒指落在了那片湖水中,孰料戒指落入湖內,湖麵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說明此地的確適合建寺。
其後,文成公主又推算出:如果不用山羊馱土,那土就永遠不能把湖填平。於是,一場以千隻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多才建成。有趣的是“羊馱土”這件事還形成了一座城市的名字:藏語裏麵“白山羊”發“熱”音,“土”發“薩”音,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久而久之,“熱薩”演變為“拉薩”,其意義,也由“白山羊馱土”轉為“聖地”了。當年修建大昭寺,白山羊馱土立了功勞,鬆讚幹布感念白山羊的功德,吩咐匠人,在寺內大堂一角雕刻了一隻白山羊,至今它依然臥在西南神殿的一隅。後來寺廟稱為大昭寺,“大昭”的名字據說與始於15世紀的“傳昭大法會”有關。
正是因為大昭寺的建立有著這樣一段曲折的曆程,所以人們說大昭寺是靠文成公主才建成的,她應該是建寺的第一功臣,至於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人們已無從探知,但可以確認的是,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大批的工匠,因此大小昭寺在文成公主所帶工匠的幫助下建立是極有可能的。
·規模不大的大昭寺為何聲名遠播
大昭寺建成時隻用來藏經、供佛,規模並不大。後來拉薩三大寺的規模都超過它,它也不在著名的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列,但其影響與聲名卻超過六大寺院中的任何一座,其中的奧妙何在呢?
一方麵,大昭寺是拉薩最早的寺廟,而且它是鬆讚幹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等人親自主持修建的,因此也受到曆代讚普和活佛的重視,不斷加以修葺。宗教史話記載,鬆讚幹布之後的曆代讚普都對大昭寺進行了擴建。公元11世紀中葉,大譯師帕巴喜饒和堆窮廊爾本對大昭寺進行了整修,在15世紀初宗喀巴的宗教改革時期大規模修建。文成公主入藏,在西藏的曆史長河中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此,中原地區的農具製造、紡織、建築、造紙、冶金等生產技術和醫療、曆算等科學知識傳入吐蕃,吐蕃的藥材和馬匹也不斷地運往內地,同時還派遣弟子到長安學習。文成公主與鬆讚幹布的聯姻,對促進藏漢兩族的友好關係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另一個方麵,大昭寺後來還成為藏傳佛教重大活動的舉行地。1409年,藏傳佛教中的格魯派開山鼻祖宗喀巴大師為紀念釋迦牟尼以神變之法大敗六種外道的功德,召集各寺院、各教派僧眾,於藏曆正月期間在大昭寺內舉行祝福祝願的法會,時間長達21天,這就是著名的拉薩傳昭大法會。
大法會的成功舉行,使格魯派聲譽鵲起。此後,形成了定例,每年都有上萬僧人聚集大昭寺誦經祈禱,參加格西考試,拉薩傳昭大法會成為藏傳佛教界最大法事活動。作為大法會的舉行地,大昭寺名氣越來越大,釋迦牟尼佛像的聲望也越來越高了,大昭寺成了西藏大佛事活動的中心。有趣的是,大法會有一項重要內容,即考“格西”,格西是藏傳佛教中的高級學位,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博士、碩士。在大法會期間,拉薩三大寺的數萬僧人雲集於此,齊為眾生幸福與社會安定而祈禱,同時還舉行辯經、驅鬼、迎諸彌勒佛等活動。各寺廟還推選出傑出僧人進行激烈的答辯,最終誕生出一批佛教精英。在近五百年的時間裏,一批批優秀的僧人,戴著最高榮譽的桂冠,從大昭寺走出。
另外,大昭寺還見證了西藏的許多重大事件。許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動,如“金瓶掣簽”的活動就在這舉行,“金瓶掣簽”是產生曆代達賴和班禪的方法,清乾隆皇帝為避免認定大活佛靈童的弊端而規定認定達賴、班禪及各大呼圖克圖活佛轉世靈童時必須在皇帝賜給的金瓶裏,將靈童們的名字寫於簽上,由駐藏大臣掣簽認定。此外,曆代的達賴或班禪的受戒儀式等都在大昭寺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