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是什麼決定了靈塔的建製(2)(1 / 2)

宗喀巴生活的年代,藏傳佛教中勢力最為強大的是噶舉、薩迦等教派,但是,他們在佛教本旨方麵均有頹敗之象,政治上的追求和殘酷鬥爭,占據了佛教上層的主導地位,從而導致了各教派的戒律鬆弛。

麵對這種現象,宗喀巴決心對宗教實行改革,他很快便得到帕竹地方政權的積極支持,同時也受到廣大僧俗的熱情歡迎。從1401年到1406年,宗喀巴相繼完成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兩部著作,這些著作體現了他的思想體係,也是他創立格魯派的理論基礎。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宗喀巴沒有局限於自己所處的地域,而是廣泛四處布道,1409年,宗喀巴在拉薩創建了甘丹寺,並擔任首位法台,接著在帕竹地方政權的支持下,又在拉薩召開了有近萬名僧人參加的祈願大法會,這標誌著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正式創立。

格魯派創立後,宗喀巴並沒有沉浸在這一成就中,而是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傳教活動,他和他的弟子們相繼在青海、西藏修建了大量的格魯派寺廟,其門下弟子更是遍布了青海、西藏。

1419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宗喀巴大師為藏傳佛教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也培養了無數高徒,其中最為著名的弟子有8個。在這8個弟子中,還誕生了兩位未來主宰西藏宗教和政局的重要人物,那麼這兩位弟子分別是誰呢?

1645年,清政府追認宗喀巴的弟子克珠傑為“第一世班禪額爾德尼”。7年後,其另一弟子格敦朱巴被清政府追認為“一世達賴喇嘛”,由此,班禪和達賴喇嘛控製了西藏的宗教和政治,成為了西藏的實際領導者。

·塔爾寺是慈母用心建造起來的嗎

塔爾寺既然是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那麼,這座寺廟與他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1357年,宗喀巴在此降生,剪臍帶時鮮血滴落在地上,他的母親便把宗喀巴的胎衣就地掩埋。數年後,這裏長出一棵旃檀樹,樹上有10萬片葉子,每片葉子上都呈現出了獅子吼佛像。

隻是,宗喀巴自幼年辭母離家,10多年都沒有回去過,他的母親非常思念他,便請人捎去一封家信,信中夾著一縷花白的頭發,並說自己越來越蒼老了,身體又不是很好,非常渴望能與兒子見上一麵。宗喀巴接到信後,心潮起伏,本想回家探望母親,可又擔心因此耽誤學業,便刺破自己的鼻子,用鼻血摻合水彩繪成一幅自畫像,以撫慰母親思子之情。這幅自畫像至今仍保存在塔爾寺大金瓦殿的銀塔裏。

宗喀巴刺鼻畫像的第二年,他的叔父經過西藏,宗喀巴就托叔父將自畫像和一個獅子吼佛像模子帶給自己的母親,同時修書說自己佛事繁忙,沒有空閑時間回家,懇請母親原諒。並希望他的母親在他出生處長出的旃檀樹處建一座佛塔,這樣就等於是自己陪伴在母親身邊了。

1379年,宗喀巴的母親在當地佛門信徒的資助下建塔。用宗喀巴捎回的佛像模子翻製出獅子吼佛像10萬尊,並把旃檀樹用綢緞包紮起來,作為塔的中心,將10萬尊佛像環置旃檀樹四周,然後堆砌石片,建起一座寶塔。後經眾信徒不斷裝飾、擴建,建成了高11米、塔底周長20米、麵積25平方米的大銀塔,此塔又稱菩提大銀塔。以純銀作底,鍍以黃金,並在鑲嵌精美的佛龕內,供奉宗喀巴鍍金泥像。據說佛像內裝有釋迦牟尼佛舍利和迦葉尊者佛牙,使該塔成為了塔爾寺最珍貴、最著名的寶塔。

後人又以塔為中心建成了一座鎦金瓦頂的殿堂,以紀念宗喀巴在此誕生。這座塔是塔爾寺原址上最早出現的佛教建築。

可見,塔爾寺是宗喀巴的母親用愛子之心建造起來的,其間凝聚了母親的無限思念。

·鮮為人知的塔爾寺建築之謎

在塔爾寺的眾多建築中,比較有特點的當屬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經堂和八寶如意塔了,那麼它們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塔爾寺的核心建築是大金瓦殿,它位於全寺正中,其建築麵積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於1560年,後於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為金頂,四角設有金剛套獸和銅鈴。正麵廊柱用藏毯包裹,殿內還懸掛著乾隆皇帝禦賜的金匾——梵教法幢。進入大金瓦殿內,迎麵矗立著12.5米高的大銀塔,這就是宗喀巴誕生的地方。有趣的是,這間大殿中有一塊幾百斤重的大石,天長日久已被酥油染成了黑色,上麵有一個清晰的腳印和一對深深的指印,傳說那是宗喀巴童年時代攀登此石踩下和用手指摳出的痕跡。九間殿南的三間殿內供奉著頭戴黃帽的宗喀巴泥質坐像,旁邊有一組頭戴黃帽和紅帽的喇嘛塑像,那是宗喀巴正在主持黃教與紅教的辯經會。

小金瓦寺又名護法神殿,於1631年建造。寺中回廊陳設野牛、羊、熊、猴等標本。據說,這些走獸標本象征一切惡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邊有一匹白馬標本,相傳是三世達賴喇嘛從西藏拉薩到青海塔爾寺時騎的。三世達賴喇嘛朝拜塔爾寺之後,要去蒙古傳經說道,這匹白馬怎麼也不肯走,於是便留下來,不久,馬不食而死。於是後人把它當做神馬,和家神一起被陳列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