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堂是土木結構的藏式平頂建築,是塔爾寺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其建築麵積近2000平方米,是擁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經堂,1606年初建。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誦經的地方,堂內設有佛團墊,可供千餘喇嘛集體打坐誦經。
位於塔爾寺前麵有一個廣場,廣場中矗立著八座寶塔,這就是八寶如意塔,據說,這八個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於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麵積5.7平方米。塔身用白灰抹麵,底座用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麵還有一個佛龕,裏麵藏有梵文。
·神秘的塔爾寺活佛
藏傳佛教對活佛是非常尊敬的,那麼活佛的本意是什麼呢?他為何會得到藏傳佛教僧人的頂禮膜拜呢?
活佛在藏語中被稱為“朱古”,意為變化身,是指已經修行成佛的人,在他圓寂之後,為了完成普度眾生的宏願,再度轉世為人,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現。藏傳佛教認為,人的身體隨時可能會消亡,但靈魂永存,並在六道中不斷輪回轉世,因此他們認為活佛是能夠轉世的,但與普通人的輪回轉世有著本質區別,活佛是超越了輪回,自願下凡救度眾生的菩薩。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逐漸形成了活佛轉世製度。
那麼活佛轉世製度是由誰創立的?其具體形式又是怎樣的呢?
活佛轉世製度的創始人是噶瑪撥希,他是宗喀巴的得意弟子,佛法高深,神通廣大,深得元朝皇帝的賞識。噶瑪撥希於1283年在楚布寺圓寂,享年80歲。據說,在他圓寂之時,便告知自己的弟子鄔堅巴說:“我死後,在遠方肯定會出現一名黑帽派繼承者,他便是密教的傳人……”說完後便升入了極樂世界。八天後,噶瑪撥希忽然想起自己的弟子們,就重新將自己的“靈魂”歸入體內回到了世上,當他看到弟子們為他的過世傷心慟哭時,心情很不平靜,頓時產生了憐憫之心,決定用“奪舍法”(轉世瑜伽)使自己得以轉世,從而繼續教化眾生。這一日,在拉薩西北部的堆龍撥昌村,一對老夫婦13歲的兒子突然死了,當噶瑪撥希看到嫋嫋升起的炊煙後,就趕到那兒,將自己的靈魂移到了屍體內,於是死屍的眼睛重新放出了光芒。老夫婦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後很害怕,認為是魔鬼附體,急忙在灶中抓了些煙灰撒在了兒子的眼睛裏,接著又用針把其眼睛刺破。按藏族的風俗,把煙灰朝人身上撒是一種傳統的驅除邪魔纏身的方法,老夫婦以為死了的兒子被魔鬼纏身,想用灶灰驅邪,但他們沒有想到這一行為卻打亂了噶瑪撥希的轉世,他隻好將自己的靈魂從屍體中移出來,另想辦法轉世。最後,他將靈魂遷入後藏多吉的母體中,使轉世獲得成功,從此創立了西藏活佛轉世製度。
活佛轉世既然如此莊重,那麼虔誠的人們又將如何去尋訪轉世活佛呢?一般來說,有如下幾種方法:一是遺囑、預言尋找法。即根據活佛生前的遺囑或預言線索尋訪。活佛在臨終前預示自己再次降生的地點,其方式有遺言、夢示、暗示幾種。二是依征兆尋訪法。即按活佛圓寂時的法體姿態和火葬時濃煙的去向去尋找。三是護法神降旨預示法。在藏區,除了一些大護法神之外,每個寺院都有自己的護法神,屆時由護法神師按照護法神的預示來尋找轉世靈童。
四是神湖顯現幻景尋訪法。西藏山南地區有一個納木錯湖,神話傳說它是吉祥天女的道場。尋訪轉世靈童時,派高僧到湖邊煨桑(煨桑是一種古老而又普遍的藏俗,一種告之天地諸神的儀式),誦經祈禱,向湖中拋灑哈達、花朵等吉祥物,等待湖中出現幻景,然後根據幻景判斷靈童出生的地方。
五是秘密尋訪法。活佛圓寂後,先要誦經祈禱,祈求靈童早日轉世。靈童一般是在活佛圓寂後的次年就會轉世,但也有兩三年,甚至五六年後才轉世的。按照遺言、預示、征兆、占卜及湖中幻景等所提供的線索,由活佛世係所在的寺院和地方政府負責,選派德高望重的名僧、堪布及活佛生前的管家、弟子化裝成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分赴各地暗中查訪,對發現的靈異兒童進行多方麵的考察了解,然後回來向尋訪的工作人員報告。初選出的靈童候選人多名,然後再通過宗教活動等形式反複篩選,逐漸縮小範圍,最後選出真正的靈童。整個尋訪過程是神秘而嚴肅的。
六是辨認遺物選擇法。即將前世活佛常用並且非常喜愛的法器、念珠、袈裟等多種物品,與同樣的複製品混放在一起,分別讓候選兒童辨認前世遺物,同時辨認前世活佛的侍從喇嘛。依據兒童辨認的準確度選定靈童。
七是金瓶抽簽法。金瓶抽簽是清朝乾隆皇帝為了杜絕藏傳佛教中活佛轉世靈童認定方麵出現的種種流弊而製定的一種製度。即將活佛轉世的認定權掌握在中央手中,由中央對其直接批準和冊封。
塔爾寺活佛的轉世大多也采取上述辦法,截至2002年,塔爾寺共有轉世活佛二十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