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摸透領導的嗜好(3 / 3)

8.你的領導黑得如何

秘書小姐剛剛上任幾天,就明白了她的前幾任紛紛離去的原因,老板對下屬太嚴厲苛刻,吹毛求疵,似乎對一切都不滿意:“電話記錄不完整”、“材料報表不規範”等等。整天生活在一連串的埋怨、指責之中。幾天下來,搞得秘書精疲力盡,心煩意亂。用她的話說,老板有點“黑”。

有的領導,雖然有點“黑”,但還算厚道,難得糊塗、大智若愚,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精神放鬆,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有較為自由的行動空間和回旋餘地。有的領導處處追求絕對完美,事事要求絕對正確,凡事都想勝人一籌、高人一等,結果搞得自己和下屬都心力交瘁。跟著這樣的領導幹活,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整日忙得天昏地暗,結果還是“受氣的媳婦,一無是處”。

遇到後者該怎麼辦?如果你覺得難以忍受而又無法擺脫,那麼就要設法改變自己去適應他。首先要調整自己的態度,這樣的領導大多心地並不壞,不要因為工作習慣不合你的心意就對他反感,甚至不自覺地與他對著幹。如果這樣,那隻能使你們之間的關係惡化,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其次是要分析他這樣做的出發點,看他的動機是什麼。如果他動機良好,是為了將工作搞得更好,而不是故意擺架子、尋誰的黴頭,那麼你就應該予以理解,變得心平氣和一點;第三,要以平靜安詳的表情麵對待他的浮躁和吹毛求疵,以友善的態度主動幫助他分擔責任,減輕他的負擔和壓力,他會因為受你的感染而逐漸變得平和;第四,要盡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圓滿周到、無懈可擊,並適時地虛心向他請教,態度要虔誠、恭敬,要裝得愚蠢一點,以便將他襯托得更高明,他會因自尊心得到滿足而緩和自己的情緒。

展示自己的才華,尤其是要展示那些你所具有而他欠缺的才華,使領導不得不從心底裏佩服你、尊重你,對你另眼相看,從而能以一種較為平等的姿態與你相處,這樣就會使你的麻煩減少了。

9.領導麵前安於平庸

很多人想投身於一個好領導麾下,有個英明的“頭兒”帶領著,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希望“主上”聖明,這是人之常情,可生活中常有人遇到平庸的領導,你該怎麼辦呢?

李宗吾在《厚黑學》裏對《三國演義》曾有頗多研究,三國時的劉禪,是一位“名傳千古”的昏庸之輩,以諸葛亮的才華,位居其下,實在讓人覺得是紆尊降貴了,而孔明先生受劉備托孤之囑,又不能撒手不管。

但孔明畢竟是孔明,他明法紀、昭章法,上書陳情,把劉禪弄得心服口服,因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隻要這樣的平庸之輩不礙事,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遇到平庸的上級,你不必希望他會隨你的熱情而激情澎湃。這時,你要努力發現他的一些優點和長處,肯定他,取得他的好感,讓他對你的想法和行動不幹涉、不妨礙就行了。這樣你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展雄風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他們對平庸的上級十分不滿,怨天尤人,常懷逆反心理,“犯上”的心態頗為嚴重。對於上級的指示、命令,他們往往不當一回事,有令不行,我行我素;上級的獎勵,他們會看作是拉攏人心,上級禁止的事情,他們偏要去做。

人的求異思維也是“犯上”心態膨脹的原因之一。上級布置任務後,讓下屬覺得“隻”有這樣才行。有的下屬就會想:“為什麼那樣就不行?”這裏還有對事情的好奇心、神秘感的原因,明明吩咐那樣不行,有些人就想看看到底怎麼樣。不可否認,有時這樣的“犯上”會另辟蹊徑,出奇製勝,但從與上級的關係看,這是非常不明智的。

當然,“犯上”的原因還有下級與上級的隔閡。因為隔閡,所以就要反抗,結果反抗愈烈,分歧愈大,吃虧的總是下級,因為“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

下級要想與上級“和平共處”,就要剔除“犯上”的痼疾,學會服從,包括學會與平庸的上級相處,也包括在上級麵前自己要安於平庸。

10.領導愛聽什麼話

下級向上級彙報工作,對於任何一級領導來說,都是很經常的事情,作為下級,你知道領導喜歡聽什麼樣的彙報嗎?以下幾點供你參考:

(1)不要越級而行。在正常情況下,要遵守必要的工作程序,請示彙報時不要隨便越級,否則它會帶來許多問題。第一,挫傷中層領導的積極性;第二,造成高層領導與中層領導之間的猜疑、隔閡,甚至衝突;第三,把矛盾引向高層領導並使其不堪重負;第四,即使得到了指令,執行中也會遇到很多麻煩。

(2)不要照本宣科。有的人害怕遺漏或搞偏,也有的人不動腦筋,把上級的文件或下麵的材料拿來照念。這樣雖然保險且又省事,但效果欠佳。如果能在充分尊重事物本來麵目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利用口頭語言的形式來生動地表達,那就更容易給領導留下深刻的印象。

(3)既不要違背事實也不要先聲奪人。實事求是不僅是個態度問題,而且是個思想方法、思想意識問題。有人對此不以為然,在請示彙報過程中有意無意地脫離了實際,有的甚至摻入了一些個人的東西,這是很不應該的。請示彙報的內容往往就是領導決策的依據,內容不實,後果不堪設想;領導大多處在掌握全局的地位,各種信息在他們那裏交彙,他們站得高看得遠,對事物的理性認識也比較準。在向領導請示彙報時,最好采取隻擺不議或根據要求先擺後議的方法,把思索的空間最大限度地留給領導。

(4)既不要無備而行也不要絮叨羅嗦。在請示彙報完成後,領導很可能會問:你有什麼建議?怎樣做最好?如果你有備而去,就會應付自如;如果你毫無準備,就會張口結舌。為了避免難堪,就要未雨綢繆,在請示彙報前,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多做一些分析,對可以提出的方案多做一些研究,這樣精心考慮、反複推敲,才能展示出我們的水平、盡到下級的責任。許多人意識到麵見領導是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因此,請示彙報工作時反反複複地自我表白,結果不知不覺偏離了主題,這就會適得其反。領導的時間是有限的,領導能在百忙之中坐下來聽你的彙報不是件容易的事,若你遲遲道不出主題,你想,他會對你有什麼樣的印象?

(5)既不要不分主次也不要喪失主見。領導不是講台下的聽眾,他直接關注事情的真實情況,不需要什麼誘導就能抓住要害。因此,彙報用不著過多的鋪墊和解釋,那樣反而費力不討好。在熟悉全部細節的基礎上,先把結果和關鍵的部分道出,然後在根據領導的要求和時間的限度進行必要的補充,這樣就可以在重點突出的前提下保證彙報的全麵性。領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確。由於條件的限製,他們有可能在聽取請示彙報後作出一些不當甚至錯誤的分析,這時你要提出來,千萬不要隨聲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