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領導想把所有下級團結成一家人似的,這是很不現實的。領導與下級在一起,要適當表現自己的“身份”,要讓別人一眼看出,誰是上司,誰是下屬。如果你不能表現出這一點,甚至給人的印象正好相反,那麼,你這個領導就是失敗的。與下級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樹立並維護上級領導的權威。
1.親者庸,疏者威
孔子說過一句話:“臨之以莊,則敬。”
意思是說,領導不要和下級過分親近,要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給下屬一個莊重的麵孔,這樣才能獲得他們的尊敬。
第一,領導與下級保持一定的距離。
第二,與下級過分親近,會使上級領導對下級的認識失之公正,偏聽偏信,幹擾用人原則。
第三,可避免下級與領導間的嫉妒和緊張。如果上級領導與某一個下級過分親近,勢必在其他下級之間引起嫉妒、緊張的情緒,從而人為地製造不安定因素。
第四,“近則庸,疏則威”。與下級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樹立並維護上級領導的權威。
有些領導想把所有下級團結成一家人似的,這是很不現實的。作為一名上級領導,重要的是要善於把握與下級之間的親疏遠近,使自己的領導職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即使你與每一個下級都有八拜之交,親如兄弟,但你想過沒有,你是一個部門的領導,那麼,你與下級之間除去兄弟般的關係之外,還有一層上下級的關係在裏麵。一旦部門利益與你親如兄弟的下屬利益發生衝突時,你又將如何收場?所以,與下級建立過於親近的關係,不但不利於你的工作,反而會帶來許多不易解決的難題。
如果你做出了某項決定,並要通過你的下級去貫徹執行,而這個下級又恰恰與你頗有交情,不分彼此。如果這位下級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為了支持你的工作,為了部門的利益,會放棄自己的暫時利益去執行你的決定,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如果你的下級不曉事理,不知輕重,那麼你的麻煩就來了。他可能會倚仗與你這個上級的特殊關係,有恃無恐,視你的決定為“兒戲”,不去認真執行,甚至置之不理;或者,他會找上門來,依靠他與你之間的關係,請你收回決定,或跟你“討價還價”,這無疑是給你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這時,如果你打“退堂鼓”,想要收回決定的話,必然會遭到他人的非議,引起其他下級的不滿,其他人會說你“說話沒準兒”,言而無信,缺乏領導的威嚴。
如果不收,你雖然可以得到其他下級的讚許和支持,至多也隻能如此;但你與那些“兄弟般”的下級卻關係惡化,反目相向,他會說你是一個不講情麵的人,從而遠離你。
與下級關係太過密切,往往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導致領導工作難以順利進行,同時也影響了你作為上級領導的形象。
2.營造神秘莫測氛圍
無論什麼樣的人,隻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曆,便會多多少少練出一些察言觀色的本領。
你的下級與你同在一個單位,“抬頭不見低頭見”,時間長了,自然對各自的脾氣習性有了深入了解,下級在跟你打交道時,也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樣,你會在不知不覺中,跟著下級的“指揮棒”走,而意誌也逐漸受到他人的控製,成為實實在在的“傀儡”,這自然是很不幸的。如果你的喜怒哀樂表達失當,有時還會招致無端之禍。
因此,作為一個上級領導,如果不想受人愚弄、被人指揮,如果想做得高明一些,那就不能隨便將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隻有這樣,才可以避免被手下窺破弱點,予人以可乘之機。
越是精於權術的人,城府便越深。曆史和現實中有無數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事實上,喜怒哀樂是人的基本情緒表現,心如止水,沒有喜怒哀樂的人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有的話,也隻能是“植物人”。
沒有喜怒哀樂,這種人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對某件事的反應是什麼,對某個人的看法又是什麼,麵對這種人時,我們會手足無措,心慌意亂,不知該如何應對。
其實,沒有喜怒哀樂的人並不存在,這種人隻是不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罷了。對於上級領導來說,在與下級的交往中,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深藏不露,是樹立領導權威、震懾下級所必需的。
作為上級領導,一旦表現出自己的喜怒哀樂,露出真實情感就很容易被下級看穿,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這樣“授人以柄”,自己便會處於被動地位,甚至會受人撥弄,從而做出錯誤決策。
“喜怒不形於色”,也就是要盡量壓抑個人的感情,以冷靜客觀的態度應付事情,具有這樣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領導。
這樣的性格至少有兩大優點:
第一,當一個單位遭遇困難時,如果上級領導露出忐忑不安的表情或慌亂的神情,便會影響到下級的情緒。上級的表情往往具有“傳染性”,而且速度之快、影響之深是相當驚人的。一旦根基動搖,便會帶來崩潰性的災難。這首先是下級心理防線的崩潰,“兵敗如山倒”,它對一個單位造成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上級領導能保持冷靜,若無其事,“泰山崩子前而色不稍變”,那麼便能安撫人心,闖過難關。
第二,在對外交涉談判時,上級領導是否具有從容鎮定、成竹在胸的泱泱風度決定著談判的成功。如果在談判桌上把持不住自己,露出真實情感,那就如同將自己的底牌亮給了對方一樣,這樣便很容易為人所製,屈居下風。
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被稱為“深藏不露”,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領導用以控製下級的一種主要方法。聰明上級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出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下級就難以鑽空子了。上級如同在暗處,下級如同在明處,下級便會對上級感到神秘莫測,產生敬畏感,同時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麵目。這樣,上級控製下級就比較容易了。
3.除了服從,還是服從
有一位部門經理,一看到下級留長發,便苦口婆心地勸他把頭發理短。有人問,留長發與工作有什麼關係。這位經理的回答是:工作做得好壞與頭發並沒有關係,問題並不在於頭發長短,而在於下級是否服從,是否對上級的話表現出應有的重視。
可見,下級縱然不明白上級領導的意圖,但卻不找借口予以否定和拒絕,而是無條件地服從,這才是上級領導所期望的好部下。
這種駕馭的方式,頗有點像“洗腦教育”。所謂“洗腦教育”,不外乎是隻教一條規則,並且要求“受教育者”無條件服從,而且要持續訓練幾個小時。當然,這種方式多半會引起反感,遭到反對,然而,這種訓練方式一旦堅持下去,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可以使受訓者在一定程度上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他人的命令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這種方法與對軍事人員的訓練方法也有類似之處。軍隊在新兵入伍時,往往采取“斯巴達式”的各種訓練方法。這種做法的特點在於,下級的身體已經相當疲憊,再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的餘地,這樣便形成了無條件服從上級的基礎。這種行為如果累積下來,便可使絕對服從上級的規則維護下來。日後即使下級有再好、再充分的理由,也無法對這一約定俗成的規則提出異議。
在企業上班的人員,同樣是由一種命令係統組成的集合體。在一個企業中,如果各部門的經理不能無條件地服從總經理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便會遇到障礙和麻煩。有令不行,一盤散沙,形不成共同的意誌和奮鬥目標?這樣的企業是不會有競爭力的,它最終隻能落敗。反之,如能完全發揮命令係統的功能,企業便可凡事勝人一籌。
這樣說,並不是要將下級以軍隊的方式進行訓練。下級本身也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誌,而且他們自身就是領導,上司過於嚴格,會使他們覺得“小題大作”,過於難堪,在下屬麵前有失尊嚴,從而對上司的教導產生反感和疑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出現,同時又能確保上級“令出如山”,不妨讓他們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如“各部門經理要在每周一上午向總經理作工作彙報”,“部門主管要提前20分鍾開始辦公”等等。
如此一來,便可使下級形成接受上級命令的習慣,整個企業也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
4.震懾要含而不露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怎麼樣,別人會看得一清二楚,任何人都無須著意炫耀自己,也不可炫耀自己。作為上級領導,更不可炫耀自己的地位,表現自己的高明,老虎雖然威嚴,但從不翹著尾巴走路,夾起尾巴,含而不露,它的威嚴是內在的,而不是靠自我炫耀。
領導不可炫耀自己,原因在於:
第一,你所處的地位,相對而言總比周圍的人要優越。別人對你本來就存有戒心,這種戒心往往是羨慕、嫉妒和畏懼的混合物。你若炫耀自己,無疑是在強調你身上那些被人羨慕、嫉妒和畏懼的方麵,這樣就會使羨慕你的人嫉妒你,使嫉妒你的人憤恨你。如果你的下級是一位年齡、資曆、能力等各方麵與你相當的人,那麼更容易引起他對你的不滿和怨恨。對你敬畏有加的人這時也會輕視你,他們會說:“這家夥真是自以為是,不知羞恥,哼,有什麼了不起!”。
第二,領導總要代表企業和社會接觸,高層領導更是如此,而社會上比較認可的領導形象是沉穩、有涵養、虛懷若穀的。隻有有涵養、理智的領導才能服眾,也才能客觀分析企業的情況,而不至於亂套。
一旦你炫耀自己,本來良好的形象便會馬上給破壞掉。你會顯得淺薄、幼稚、虛榮,像個初出茅廬的孩子。這樣的人能夠管理好企業嗎?這種懷疑一經產生,再想改變可就難了。領導的形象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形象,領導的形象壞了,不光是一個人的事情,它同時也損害著企業的形象,形象損害了,企業與社會間本來良好的關係也就不複存在了。
第三,即便你是高級領導,隻要還沒有達到權力的頂峰,便希望還有晉升的機會,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炫耀自己會毀了自己的前途。首先是你的下級會對你心存不滿,有意拆你的台,要知道你的那些下級是很有能量的,他們作為各級領導,不僅有一定的能力、經驗,而且還有著較為廣泛的社會聯係,不隻是你的下級之間有密切的聯係,而且沒準還與你的頂頭上司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一旦他們聯合起來與你作對,你的災難就不遠了,輕者是你的命令得不到執行,各部門陷於癱瘓,重者你就得做好“下台”的準備。
另外,炫耀自己也會使你的上司對你心存看法。要知道,上司的地位在你之上,至少,在他的心目中,他肯定比你強。在上司麵前自吹自擂,等於是告訴上司:你比他強,甚至是在暗示你對現有狀況不滿,當上司猜疑你有取而代之之心時,那就“大難臨頭”了。
即使你的上司的確是一個任人唯賢、氣度寬宏的人,即使他不會生你的氣,但也會因為感覺到你有喜歡炫耀自己的毛病而不重用你。
有相當一部分領導炫耀自己倒不是因為虛榮和淺薄,而是因為他們感到有強調自我價值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