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善對挑撥離間者
有些人喜歡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熱衷於挑撥離間。作為領導,要千萬注意,不要受其蒙騙。和這樣的人相處,的確非常困難,但生活中這號人又是客觀存在的,上級領導也會不可避免地遇到這樣的下級。和這樣的下級相處,必須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要自重和互重。自重,在與不同的人交往中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與比自己強的人進行交往時,要誠懇、謙虛;在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時,需要謙和,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對待他們,而切忌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可一世;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下屬交往時,則需要正直無私、胸懷坦蕩。換句話說,就是對那些毫無根據的閑言碎語不輕聽、不盲信、不外傳,看問題要全麵客觀,不要偏聽偏信。
除了自重之外,互重也是很重要的。背後議論別人是不道德的,上級一旦發現下屬有這樣的缺點,就要及時防範,並幫助他改正這種缺點;領導發現了,卻不幫助下屬改正,那就是領導的失職。幫助下屬改正這種惡習行為的方法很多,如尊重,以朋友般的態度善意地規勸對方。下級對上級的規勸往往是很在意的,一次勸說之後,他就會意識到你並不喜歡長舌頭的人,在以後的交往中他就會在這方麵謹慎小心,有所收斂。因為如果下級對上級的規勸置若罔聞,當作耳旁風,那就是對上級的極不尊重,對於這樣的人,上級是不會喜歡的。一旦給上級留下這樣的印象,下級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另外,對於背後議論別人的人,上級可以巧妙地引導對方獲得正確認識別人的方法。比如,當對方談論他人時,領導可以先順著對方的話,指出這個人確實存在缺點,然後再談談他的長處,從而幫助下屬形成正確的結論。
如果你的下屬有搬弄是非的惡習,並已成為他性格的一部分,已經積習難改,那麼你就要疏遠他,將他的話隻當作一陣風掠過耳邊,而且,你要考慮將他調離較重要的工作崗位,讓他不能對單位的工作造成太大的麻煩。
其次,反應冷淡。有些領導可能認為把是非告訴你的人就是你的朋友,就可以依為股肱,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這樣的人之所以搬弄是非,多半是心懷叵測,別有他圖。他們還可能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談話素材,從你的反應中再編造新的故事,轉而欺騙他人。所以,聰明的領導不會與這種下屬推心置腹。令他遠離你的辦法,是對任何小道消息都反應冷淡,無須作答。
第三,不宜過多交往。如果你的下屬總是不厭其煩地把一些人的是非輾轉相告,以致對你的情緒造成負麵影響,影響正常工作和決策,那你就要對這類人小心提防,以少見麵或不見麵為宜。如果確因工作需要非見麵不可,那也要限製談話內容,非工作的事情不要提起,工作談完請他立即走人。
第四,保持冷靜。當你聽到關於自己的是是非非時,可能會感到非常憤慨,這時,你要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頭腦冷靜。
你可以這樣說:“啊,是嗎?讓他們去說好了。”或者說:“謝謝你告訴我這個消息,請放心,我不會放在心上的。”這樣,對方會感到無空子可鑽,以後也不會再來糾纏不休了。
搬弄是非的人多有不實之辭,如果領導對此類下級不加提防,必然受其蒙騙,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工作出現失誤。
5.透過鮮花笑臉的背後
有些人沒事也喜歡說話,給人一種輕浮的感覺。通常那些內心空虛的人,說話聲音反而很大。所謂“會咬人的狗不會叫”,便是這個道理。
某公司的一位銷售科長,向來以好說大話、喜歡高談闊論而聞名於公司。在剛開始時,他曾一度被新聞界視為風雲人物,後來由於他光說不練,不能提供有價值的新聞,於是大家都不再加以理睬。
而科長自己似乎無法忘記以往的得意時光,他常對同事和部屬說:“以前我演說時,眼前總是排了一列麥克風,那排場……”因此加深了部屬對他的厭惡感。
無論任何會議,這位科長從不缺席,而且定要發表言論。發言時情緒激動,並盡可能地虛張聲勢,在整個會場裏大聲喊叫:
“我以前常聽前任常務董事說,事情會……現在果然證實他說的話沒錯!”
“這件事,我老早就調查過歐美方麵的資料,曉得真正的內幕情形。正如同我所說的,信息時代即將到來,要趕上時代,就要照我的主張采取行動……”
“專家學者、報界,都會支持我的,不信等著瞧。”
聽了這些話,不難發現,這些人善於引用外來的權威以達到自我炫耀的目的。他們喜歡提到高層人士、專家名流、新聞媒介人物,以此顯示自己的身份。第一次見到這種人,往往會佩服他的頭腦靈活、交際廣泛,而事實上,這種人正是使公司陷於頹萎的罪魁禍首。總而言之,在會議上,那些喜好發言的人,往往會贏得別人的高估,以為他富於創新精神。相反地,對那些沉默者,別人又會擔心:“像他那樣的人,也能做事的嗎?”
因此,作為上級領導,千萬不要就外表的印象,對下屬亂下結論,因為這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事實證明,平日領導高估的人,一旦遇有重大事件,往往是出乎意料地無能。
下屬並不一定要會說話,而是需要會做事,不要被那些口裏喊著“你看著吧”的人嚇壞了。
領導在用人的時候,一定要對下屬進行深入仔細的了解,不是看他的表麵文章做的如何,而是要了解他內在的素質;當有人向你推薦了一個人,而這人又能說會道、巧舌如簧,那麼你就要小心,多留一個心眼,不要因一時大意,被外在的東西蒙騙了。不然,你會因此惹火燒身,且落一個用人不明智的罪名。
6.不要輕信謠言
一談到謠言,人人都感到頭疼。謠言的傳播由幾個部分組成:造謠、傳謠和信謠。蓄意造謠實屬可惡可恥。問題是,許多人的造謠都是無意的,或者說,謠言往往是在無意中形成的。我們看一看下麵這一情節:
甲對乙說:“和怎麼老在一起,該不是好上了吧?”
乙對丙說:“甲說,和大概是好上了。”
丙對丁說:“和大概好上了。”
丁對戊說:“和好上了。”
一個“第三者插足”的謠言就這麼傳開了。你幾乎無法分辨,是誰在造謠,又是誰在傳謠。就像一場咬耳朵傳話的遊戲,從頭一個到末一個,內容已被傳得麵目全非。最為重要的是,身為領導不應信謠。
有一位經理,在下屬中看中了一個能幹的部門主任,準備加以培養提拔。
這個意思一露出來,本來人緣甚好的部門主任立即遭難,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