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西夏人原始信仰的特點(1 / 1)

西夏人的自然崇拜

在論及人的精神世界時,首先應該論及的,是人的信仰。因為信仰是人對客觀外在與主觀內在的基本態度,是決定人的精神世界結構的基礎與支柱。從人類發展史上看,信仰是使人類能夠與動物相互區別的標誌之一,而不同的信仰則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互相區別的底蘊所在。就此也可以說,信仰是每個民族所創造並擁有的那一種文化的靈魂。

人們對所信仰的某一超自然體有所感恩或者祈求的時候,便會從主觀態度上加以特別的尊崇和敬拜。由是,我們可以說,是信仰導致了崇拜。人類處在原始社會階段時,由於還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的存在和規律,便會把自然界看成是“有心情的東西”,“人的東西”(費爾巴哈語),以致形成種種神秘的觀念和虛假的觀念。神秘的觀念和虛假的觀念,一旦同原始人類的樸素、直觀和模糊的因果觀念相聯係的時候,崇拜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黨項羌人在其社會發展的早期,就有著集體性、共同性的原始信仰。這些原始信仰不僅猶如“聖典”,凝聚著眾多部落和部落聯盟的統一,製約著人們的心理、思維、行為和習慣,發端了黨項羌人社會的早期文明;而且它還貫穿於黨項羌人社會的全部發展、演變過程之中,寸步不離地追逐著黨項羌人的遊牧、漂泊、內徙和割據,並同諸多新的信仰攜手協力,共同作用於實現祖國西北局部統一的大夏文明。盡管說黨項羌人的原始信仰,由於受到諸多曆史性條件和因素的限製,沒有能夠完全拒絕愚昧和落後;但這毫不妨礙我們對黨項羌人的原始信仰,進行客觀的描述和中肯的評價。

黨項羌人的原始信仰,如同我國各民族的原始信仰一樣,既是極為複雜的,又是豐富多彩的。鑒於資料的匱乏,我們尚無法對黨項羌人原始信仰產生與發展的狀況進行係統而生動的描述,但從總體上看,黨項羌人的原始信仰,是將產生期在先的“自然崇拜”和產生期在後的“靈魂崇拜”融而為一了。

所謂“自然崇拜”,其信仰的對象是客觀的自在的具體之物——自然界所屬者;而所謂“靈魂崇拜”,其信仰的對象是主觀的意念的抽象之物——超自然界之非物質者。在黨項羌人那裏,自然崇拜與靈魂崇拜,幾乎是互為表裏的。“自然”之所以被他們所崇拜,在於“自然”之中具有無限神秘的“靈魂”,或曰“精靈”(黨項羌語謂之“沒迷”)、“鬼”(“布跪”“磨波”“凶沒”)、“神”(“烏守”“西女”“西忒”)等;而“靈魂”之所以被他們所崇拜,又在於這“靈魂”是存在並支配著“自然”的一切的。總之,他們認為,“自然”是實實在在的“有”(與“無”相對);“自然”是一種力量,“靈魂”也是一種力量;“自然”與“靈魂”的善性結合,即與“神”結合,便具有了保護人的強大力量(黨項羌語謂之“俞為”“朱為”等);而“自然”與“靈魂”的惡性結合,即與“鬼”結合,便具有了禍害人的巨大力量(黨項羌語謂之“蜮哀”“毆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