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金:高掛免戰牌,鳴炮開市了(2 / 2)

為了緩和國內矛盾,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茶葉需求,金朝下了無堅不摧的賽場,主動上貿易榷場,廣通二國之貨,助於經用,以解邦需。

有資料稱,女真族畜牧業也十分發達。金帝完顏亮時原有九個群牧所。在南征時,征調戰馬達五六十萬匹,然而因戰事大半損失,到金世宗初年僅剩下四個。金世宗開始複蘇畜牧業,當時在撫州、臨潢府、泰州等地設立七個群牧所。1168年起,下令保護馬、牛,禁止宰殺,禁止商賈和舟車使用馬匹。又規定對群牧官、群牧人等,按牲畜滋息損耗給予賞罰。經常派出官員核實牲畜數字,發現短缺就處分官吏,由放牧人賠償。對一般民戶飼養的牲畜,登記數額,按貧富造簿籍,有戰事,就按籍征調,避免征調時出現貧富不均的現象。對各部族的羊和馬,規定製度,禁止官府隨意強取。

五六十萬馬匹,都通過榷場給南宋,那得收複多少失地。金朝畜牧業如此發達,這正是南宋的軟肋,一方禁止茶葉的通貨,一方阻斷馬匹,各自點了對方的死穴。對馬匹疼愛有加,采取強有力的保護措施,不是履行動物協會的職能,而是保護國家利益。難怪完顏亮寫詩言誌都對此念念不忘:

萬裏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那個年代,手握馬韁,心中不慌。

金皇統二年之後,金國在西北地區的秦、鞏、洮、鳳翔府設置榷場與宋進行貿易。當時南宋向金輸出的商品主要是茶葉、象牙、紡織品、錢幣、牛、米等,金向南宋輸出的主要商品包括北珠、貂革、人參、甘草、北綾、北絹等。茶葉是其中最重要的貿易內容。金朝通過榷場或互市獲得茶葉,而宋朝則獲得馬匹,“金人之茶,自宋歲貢之外,皆貿易於宋界之榷場”。各得其所、互惠互利。

有金一代,始終要謀劃的遠慮即是,茶從哪裏來,馬從哪裏去,控製馬匹交易,保證自我戰鬥力。

金太宗完顏晟繼位後,於1124年命漢人盧彥倫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當時遼、宋風格於一身。

於是,在經過冷酷的戰爭洗禮之後,這些融入中原文化印記的都城上,也常常高掛免戰牌,鳴炮開市,與民生息,那牌子上寫的一定是漢字。

除冷兵器外,還使用火炮、鐵火炮、飛火槍等火器作戰。後來蒙古南侵之時,金軍就以火器抗蒙。1232年金將赤盞合喜駐守汴京,“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鐵罐盛藥,以火點之,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裏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

我想,這威震敵膽的“震天雷”,還有一種妙用,就是用來在開市的儀式上,時辰一到,炮聲大作,雙方高調入場。

炮聲連天或了無聲響,老百姓搞不清到底是開市呢還是攻城,亦喜亦憂,今天劍拔弩張,明天又笑臉相迎,亦友亦敵。古語雲:“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那年頭,統治者有苦難言,做好平頭百姓,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之下滅亡。金朝是中國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個王朝。漢文文獻一致認為,女真是靺鞨部落中的一部,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稱為“黑水靺鞨”的七個部落,居住在黑龍江的中下遊地區,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於黑水靺鞨。女真族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會寧府建都立國,國號大金。

七個部落,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是怎樣統一的?史書沒有記載,如果以統一七個部落的方式,來進行後麵的兵事,中國這部大書又有多少頁需要改動呢?那書中茶是我的茶,馬是我的馬,以茶換馬,用馬易茶,每一個步驟都是民族衝撞、抵抗、交融的大事記裏明白無誤的細節。